
天塌了!农资上游巨头下场砸价,3000平农资大零售店火了
最近,一位零售商的吐槽,撕开了农资市场激烈竞争的残酷一角。
一家3000平的农资大零售,开在乡镇上,宛如一头突然闯入的巨兽,直逼小农资店家门口,搅得市场天翻地覆,让原本的从业者们叫苦不迭。
一、传统店主正在经历什么?
这家突然冒出来的农资大零售,堪称农资界的“工厂店”。
它可不是单打独斗,背后是几个行业老手抱团。有能自产化肥的,有农药大批发商,还有几个小农资店老板助威。
这阵容,简直就是“王炸”。他们直接省去了层层中间环节,成本大幅降低,卖的化肥、农药价格低到让同行“吐血”。
而且,卖的全是当地最畅销的产品,这不是明摆着抢小农资店的“饭碗”吗?
"他们连牌子都懒得挂,直接仓库当门店"——这种原始野蛮的生长方式,恰恰击穿了传统农资店最脆弱的命脉。
你以为他们卖的是化肥农药?错了,他们贩卖的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焦虑。
二、这处境要多惨有多惨
不仅价格狠,营销手段更是让小农资店望尘莫及。
听说他们公司定了“会议”标准,要求业务员一个月必须搞好几场推广会。
他们选址更是心机满满,开在两个镇的交界处,摆明了胃口极大,不光要吞掉当地乡镇市场,还惦记着把周边地区的大蒜种植户都收入囊中,简直是要“通吃天下”的节奏。
反观那些小农资店,从批发商那里拿货,进价就比人家高一大截,拿什么去跟这种直接对接农户的大零售竞争?
如今,人家把“仓库”开到了家门口,小农资店老板无奈地表示,只能跟着压价,大家一起少挣点,不然连这点市场份额都保不住,这处境要多惨有多惨。
三、抱团作战的时代来了
传统经销商从省级代理-市级代理-县级批发商层层加价进货,而对手直接工厂价贴地飞行。这已经不是价格战,而是"价格核弹"。
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没有加盟费、没有品牌包袱、没有统一标准,几个农资老板或者几个批发商凑钱就能复制N个"农资工厂店"。
这也说明,农资行业进入抱团作战的时代,单打独斗已经不行了!
四、这不是简单的渠道下沉
被逼到绝境的小农资店老板也想过反击,到处寻找“借证产品”,想靠“线下不透明”的方式挽回局面,可惜效果甚微。
当上游巨头亲自下场抢食,生产方和批发商开始"联合作战",这个行业正在经历比电商冲击实体店更残酷的洗牌。
这不是简单的渠道下沉,而是对整个农资分销体系的"斩首行动"。
传统农资店主们被迫卷入"价格战泥潭":跟,利润薄如刀片;不跟,客户流失如沙漏。
更可怕的是,这种"厂家(批发商)转型新零售"的玩法,正在制造新的行业乱象。
3000平超级零售大店的崛起,不过是农资行业大洗牌的序曲。
记住,价格战最怕遇到不按套路出牌的。
当年淘宝干死实体店,现在拼多多又在干死淘宝,这届农资人要是还只玩进货出货,等着被碾成渣吧!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