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砍掉中间商?农资电商,才是最大的中间商!
一、伪“去中间商”的真相
传统的销售渠道: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
淘宝拼多多类的农资电商:厂家——电商平台——种植户
Q农资网、J牛云商类农资电商:厂家——经销商——电商平台——零售商(种植大户)
某些电商平台,所谓的砍掉去中间商,不过是一场闹剧,因为农资电商才是最大的中间商。
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很多厂家撤掉了抖音电商,为什么呢?因为推广费用太大了!一块钱的东西,想要推开,要翻几倍才行!
电商平台打着“降低成本”的幌子,实际上却通过高昂的推广费用,在无形中抬高了产品价格。
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看似减少了经销商和零售商环节,实则增加了推广这一巨大的成本负担。如此一来,电商平台不是最大的中间商又是什么?
二、破坏市场秩序,“摘桃”行为猖獗
“千千万万的农资店在推,到最后几个大的网销摘了桃子,而且只是纯粹低价拉客,搞的农资店做不下次。说得好听是让农民买到便宜农药,其实就是竞争的手段而已。”
“本来就应该禁止电商,作为业务员很痛恨。我费劲巴拉的推广开,然后就有人摘桃子。而且乱报价。”
“线上就是吃线下的人血馒头,线下不推广不试验,线上那能卖得动!”
“厂家出个新品,不派人推广,直接给网上渠道去卖,我看能卖出多少”
农资电商的出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业务员辛辛苦苦在线下推广产品,打开市场,电商却坐享其成,低价拉客。
批发商带着厂家上门推广,线下报价10元,网上却只卖9.2元。面对这种情况,传统渠道的从业者束手无策。
电商纯粹以低价竞争,摘走了线下市场培育的“桃子”,让无数农资店难以维系。这不仅损害了传统农资销售者的利益,长此以往,整个农资市场的健康生态都将被破坏。
三、产品质量存忧,假货泛滥
“网购质量都不好,但价格底,比如一袋是2元一袋,到100袋就3元以上了,我不明白买越多价格越高!?心知肚明!”
“网络销售草甘膦打玉米田,结果玉米都死啦,根本不提种转基因种子才能用,不负责只知挣钱,线下都的提醒农民”
“电商除了压低价格,卖假货,卖杂牌,贴牌,傍名牌,哪个平台没干过!”
“网上假货满天飞!!!!!醒醒吧!”
网购农资的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许多种植户反映,网购的农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看似低廉,实则暗藏玄机。
价格低廉往往伴随着质量的下滑。农资关乎农作物的生长与收成,劣质农资不仅无法保障作物健康生长,还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长期破坏。
互联网玩家一心要干掉“传统的中间商”,殊不知他们搭建的"农资厂家-平台-用户"模式,不过是把分散的中间商整合成超级中间商。
当农资电商们举着“砍掉中间商”的大刀冲进农业江湖时,谁也没想到刀柄上刻着他们自己的名字。
毕竟,互联网最擅长的不是消灭中间商,而是给中间商装上算法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吸得更狠!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