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疫腐病及其防治图谱
发布时间:2015-09-01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作者:陈贵屏
- 图1 恶疫霉发病原因:苹果疫腐病发病原因为恶疫霉(图1),属卵菌。无性阶段产生游动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阶段形成卵孢子。游动孢子囊无色、单胞、椭圆形,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大小33~45×24~33μm,每个游动孢子囊可形成游动孢子17~18个;孢子囊可形成游动孢子或直接产生芽管,菌丝可形成厚垣孢子。有性阶段产生无色或褐色球形卵孢子,大小27~30μm,壁平滑,雄器测位,大小13~16×9~11μm。病菌发育适温25℃,最高32℃,最低 2℃,游动孢子囊发芽温限5~15℃,10℃最适。
- 图2 树木皮层呈褐色腐烂
- 图3 全叶腐烂
- 图4 苹果腐烂危害症状:苗木及大树根颈部受害时,皮层呈褐色腐烂(图2),病斑环割后,地上部枝条发芽迟缓,叶小色黄,最后全株萎蔫,枝干枯死。叶片受害产生不规则的灰褐色或暗褐色病斑,水渍状,多从叶边缘或中部发生,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使全叶腐烂(图3)。果实受害后果面产生不规则形,深浅不匀的暗红色病斑,边缘不清晰似水渍状。有时病斑部分与果肉分离,表面呈白腊状。果肉变褐腐烂后(图4),果形不变呈皮球状,有弹性。病果极易脱落,最后失水干缩成僵果。在病果开裂或伤口处,可见白色绵毛状菌丝。
- 图5 游动孢子病害流行:翌年遇有降雨或灌溉时,形成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图5),随雨滴或流水传播蔓延,果实在整个生育期均可染病,每次降雨后,都会出现侵染和发病小高峰,因此,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病早且重。尤以距地面1.5m的树冠下层及近地面果实先发病,且病果率高。生产上,地势低洼或积水、四周杂草丛生,树冠下垂枝多、局部潮湿发病重。防治方法:果实疫腐病的防治(1)疫腐菌在病残体的土壤中越冬,所以清除病残体,及时清理落地果实并摘除树上病果、病叶集中深埋,是一项重要的防病措施。(2)由于疫腐病菌是以雨水飞溅为主要传播方式,所以果实越靠近地面越易受侵染而发病,以距地60厘米以下的果实发病最多,一般最高不超过1.5米,适当采取提高结果部位和地面铺草等方法,可避免侵染减轻为害。(3)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排除积水,降低湿度,树冠通风透光可有力地控制病害。根颈部疫腐病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根颈部发病还未环割的植株,可在春季扒土晾晒,刮去腐烂变色部分,并用福美锌或石硫合剂消毒伤口,刮下的病组织烧毁,更换无病新土,复土高度应略高于地面呈倒锅形。另外防止串灌水,排水系统健全,翻耕和除草时注意不要碰伤根颈部。必要时进行矫接,可促使提早恢复树势,增强树林的抗病性。
编辑人员:陈贵屏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