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多效唑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

发布时间:2022-12-21 15:58:50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富锦市城东街道办事处 郑庆伟

多效唑(paclobutrazol)属其他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又名氯丁唑,主要应用于水稻、小麦、大豆、花生、油菜、桃树、芒果树、苹果树、荔枝树、龙眼树等作物,对多种作物生理生化调节优异。多效唑被作物根、茎和叶片吸收后传至需要调节的部位或器官,通过改变作物体内激素平衡,有效调控作物生长发育,不但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包括抗冷害,抗冻害,抗干旱等),还能防治病害,阻碍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最终杀死病菌,从而使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本文汇总了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产品登记情况及其未来趋势展望,供大家参考。

据农信传媒统计,截至2022年8月7日,国内登记的有效期内的多效唑产品有106个,其中原药(TC)16个、制剂90个;根据毒性划分低毒103个,微毒3个;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105个,杀菌剂1个。制剂产品中,仅限出口农药(EX农药)共有2个,均为单剂,登记证持有人系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剂型为悬浮剂,总有效成分含量分别为22.3%、0.4%,有效期至2027年1月17日,仅限出口到美国。

一、 原药登记

湖南衡阳莱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于1992年在我国首个临时登记多效唑原药(有效成分含量为95%,90%),后陆续有零星的原药产品登记,2008-2009年产品登记微火,有7个;2010-2012年无原药登记;2013-2018年产品登记再次进入小幅上升通道,达9个;2019年后再次无原药登记。

登记的原药产品中,96%含量4个,95%含量11个,94%含量1个;低毒16个;均为境内企业,有16家(江苏企业6家,辽宁企业3家,内蒙古、山东、陕西、甘肃、河南、江西和四川企业各1家)。原药产品登记的企业见表1。

二、 制剂产品的登记

从制剂产品登记数量来看,多效唑登记产品共有90个,有单剂79个(含EX农药2个),混剂4种11个;低毒87个,微毒3个。相比单剂登记,混剂的数量较少,且均为二元复配制剂。1991年11月12日广西北流市松香厂首先获得多效唑制剂的临时登记,登记的产品为15%可湿性粉剂。制剂登记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登记数量从2008年起显著增加,攀升到22个,获得证件的高峰时间是2013-2018年,达46个,2019年、2020年各登记1个,2021年后产品登记又进入上升通道。

从产品登记混剂来看,与其他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甲哌鎓复配(多唑·甲哌鎓)最多,有6个,占二元复配剂登记总数的54.54%,矮壮素3个,28-表高芸苔素内酯1个;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多菌灵复配(多·多唑)1个。相比单剂对靶标部位或器官作用单一,二元复配制剂对作物生理活动具有不同类型作用机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混用,除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抑制作物生长、提高抗逆性外,兼具提高作物产量,如矮壮·多效唑、28-表芸·多效唑、多唑·甲哌鎓,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混配,不仅增效、拮抗作用优异,有效调控作物生理活动,而且能减少药害和残留活性、延长施药适期,且有利于促进作物器官需求发育。此外,与杀菌剂复配,除具有促进水稻齐苗、全苗、壮苗、多蘖外,还兼具影响细胞代谢物质合成及其功能,预防苗期恶苗病,如多·多唑。

从产品登记剂型来看,多效唑产品登记在5种类型上,可湿性粉剂(WP)的登记数量位列前茅,有46个产品,悬浮剂(SC)的登记数量次之,有41个,乳油(EC)、微乳剂(ME)、拌种剂均为1个。

从产品登记作物来看,多效唑产品登记在18种栽培类型上,在水稻(含水稻育秧苗、水稻秧田、水稻育秧田)上的登记数量是37个,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占比为28.68%,登记数量排在其后的是油菜(含苗床油菜)26个、花生22个,占比分别为20.15%、17.05%,排在后面的是小麦(含冬小麦)18个,苹果(含苹果树)、荔枝(含荔枝树)、芒果树各7个,其余为大豆2个,桃树、川麦冬均为1个。其中:有的多效唑生产企业在小麦和芒果树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多效唑生产企业在花生、冬小麦、油菜(苗床)和水稻育秧田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多效唑生产企业在水稻育秧田、油菜(苗床)上进行了登记,个别多效唑的生产企业在荔枝树和龙眼树上进行了登记,也有的多效唑生产企业在水稻育秧田、花生和油菜(苗床)上进行了登记,还有的多效唑生产企业在水稻和花生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多唑·甲哌鎓生产企业在小麦、大豆、花生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多唑·甲哌鎓生产企业在川麦冬、桃树、花生上进行了登记,也有的多唑·甲哌鎓生产企业在小麦、大豆、花生、水稻上进行了登记,等等。

从产品登记防治对象来看,多效唑共登记在26个防治对象上,其中水稻田控制生长的登记数量是28个(含水稻育秧田19个、水稻6个、水稻秧田2个、水稻育秧苗1个),遥遥领先,排在其后的是花生田调节生长18个,排在后面的是小麦田(含冬小麦)调节生长15个,接着油菜田(含苗床油菜)控制生长13个,紧接着水稻(含水稻育秧田)调节生长8个、苹果(含苹果树)调节生长7个、荔枝(含荔枝树)控梢6个,随后芒果树调节生长4个、花生调节生长和增产4个、芒果树控梢3个、大豆调节生长2个,其余为小麦调节生长和增产、桃树控梢、川麦冬调节生长、龙眼树控梢及荔枝树调节生长各1个。

从产品登记施药方法来看,多效唑产品共登记在9种施药方法上,其中喷雾上登记产品最多,有51个,茎叶喷雾次之,有18个,随后浇灌法和沟施各6个、对水喷雾5个、喷雾法、喷雾2次、拌种及沟施、覆土各1个。其中,有的多唑·甲哌鎓生产企业在大豆、花生、水稻喷雾和小麦茎叶喷雾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多效唑生产企业在芒果树浇灌法和小麦对水喷雾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多效唑生产企业在油菜(苗床)、水稻育秧田喷雾和花生茎叶喷雾上进行了登记。

多效唑制剂产品的生产企业共65家,分布在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4家,其中江苏省的企业数量15家,排名第一,占比为23.43%;河南省的企业数量为10家,位居第二,占比为15.62%;上海市、四川省的企业数量各6家,并列第三;山东省、浙江省、江西省和重庆市等地区企业数量均超过2家。除中国企业外,还有1家英国企业(英国捷利诺华有限公司)也在中国进行了多效唑制剂产品的登记。多效唑及其复配剂产品登记数量领先的省份和部分企业见表2。

三、 总结与展望

从制剂产品登记趋势来看,相比混剂产品登记,多效唑单剂产品登记呈平稳增长趋势(见图1)。2012-2018年,多效唑单剂、混剂产品登记数量分别由31个增长至72个、3个增长至8个,分别增长1.32倍、1.66倍,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07%、17.75%,尤其是2015-2018年多效唑及其混剂登记产品数量分别为33个、3个,分别占单剂、混剂总数的41.77%、27.27%,年均登记数量分别为8个、1个。

综上所述,多效唑作为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控产品,其未来市场必定会持续受到科研机构、农药企业、果农、粮农的青睐,尤其是社会化植物保护统防统治服务合作社的欢迎,且随着多效唑应用作物和调控对象的逐渐拓展、新剂型产品的开发、混剂产品应用空间的深入、登记证件量的增加,多效唑及其混剂在未来植保调控市场具有较好的开发与利用价值,未来发展的前景看好。农药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我国油菜播种期(约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龙眼秋梢老熟时(约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冬小麦播种期(约9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芒果秋梢生长后期(约9月下旬至11月上旬)、荔枝秋梢老熟冬梢未抽时(约9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早稻播种期(约翌年1月下旬)、苹果树萌芽前(约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中稻播种期(约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春小麦播种期(约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大豆(约翌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到来将会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拉动或有一定的需求,届时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及其混剂产品会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本文为《农药市场信息》传媒平台独家稿件,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责任。)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