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噁唑禾草灵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分析
精噁唑禾草灵又名骠马、威霸,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药剂被茎、叶吸收后传导至叶基、节间分生组织和根的生长点,通过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抑制而抑制杂草的脂肪酸生物合成,损坏杂草生长点和分生组织,从而抑制杂草生长、失绿、变褐、枯死,以减轻或消除杂草对农作物的影响,使农作物增加产量。本文汇总了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及其未来趋势展望,仅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精噁唑禾草灵产品登记情况
(一) 我国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登记总体情况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阔叶作物的选择性除草剂,有些品种还可用于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具有除草活性高、药效作用快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应用较普遍的除草剂,适合防治农田杂草,深受植保统防统治服务队和农民的青睐。截至2023年1月1日,在我国登记有效期内的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产品共有1633个,涉及11种主要品种(见表1),其中登记的精噁唑禾草灵产品占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总数的8.39%。
(二) 我国精噁唑禾草灵产品登记现状
据农信传媒统计,截至2023年1月2日,国内登记有效状态的精噁唑禾草灵产品137个,其中原药(TC)15个(见表2),制剂122个;低毒产品29个,微毒产品8个;PD农药132个,EX农药5个。2007-2022年精噁唑禾草灵制剂产品的登记年份和数量情况见表3。
1. 原药的登记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于2000年在我国首个临时登记精噁唑禾草灵原药(有效成分含量为90%),后陆续有原药产品进行了临时登记,2007年开始有了原药产品正式登记,获得证件的高峰时间是2007年、2008年,且产品登记一度微火,有9个;后回落调整,2010-2017年原药产品有零星登记,2018年原药登记2个;2019年以后无原药产品登记。登记的原药产品中,98%含量1个,97%含量1个,95%含量12个,92%含量1个;按毒性等级划分均为低毒,有15个;境外1家企业,境内企业14家(江苏企业5家,安徽、浙江企业各3家,黑龙江、辽宁、山东企业各1家)。
2. 制剂产品的登记
从产品登记的数量来看,精噁唑禾草灵的登记产品共批准122个,有单剂106个,混剂6种16个(表4);低毒114个,微毒8个。相比单剂,复配剂产品登记数量较少,其中二元复配制剂5种15个、三元复配制剂1种1个。1993年拜耳股份公司首先获得精噁唑禾草灵制剂的临时登记,产品为6.9%水乳剂。制剂登记数量总体呈先高后低、波动上升态势,正式登记数量从2008年起显著增加,攀升到29个;获得证件的高峰时间是2009年,达40个;后产品登记进行了多次回调,2019年、2020年无产品登记,2021年、2022年产品登记分别有4个、1个,且均为仅限出口农药。
从产品登记的剂型来看,在登记的122个精噁唑禾草灵制剂产品中,从剂型类别上总共有5种剂型,水乳剂(EW)的登记数量居第一位,有78个,占比为63.93%;乳油(EC)的登记数量次之,有33个,占比为27.04%;紧接着微乳剂(ME)、可湿性粉剂(WP)的登记数量各4个,随后可分散油悬浮剂(OD)的登记数量为1个(见图1)。
从产品登记的栽培类型来看,精噁唑禾草灵制剂产品登记在17种栽培类型上。其中,在冬小麦田上的登记数量是63个,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占比为51.63%。登记数量排在其后的是春小麦田上27个、小麦田上19个、水稻田(直播)上9个,排在后面的是棉花田、花生田各6个,夏大豆田、冬油菜田、大豆田、大麦田各5个,春大豆田上3个,移栽水稻田、春油菜田上各2个,其余的如直播水稻(南方)、花椰菜田、油菜田、高羊茅草坪上各1个。
从产品登记的防治对象来看,精噁唑禾草灵制剂总共登记在32个防治对象上,其中冬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登记数量是53个,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排在其后的是春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3个,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14个,水稻田(直播)一年生禾本科杂草7个;排在后面的是棉花田和花生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各6个,夏大豆田和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各5个;紧接着冬油菜田和大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冬小麦田看麦娘、野燕麦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各4个;随后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春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小麦田看麦娘、野燕麦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治均超过了2个。
从产品登记的施用方法来看,精噁唑禾草灵产品登记在2种施用方法上,茎叶喷雾的登记数量高居榜首,有145个;紧接着是喷雾,有16个。其中一部分精噁唑禾草灵生产企业在春小麦田和冬小麦田茎叶喷雾上进行了登记,有的精噁唑禾草灵生产企业在夏大豆田茎叶喷雾、春大豆田喷雾上进行了登记,等等。
从产品登记企业家数来看,精噁唑禾草灵制剂的生产企业共79家,分布在我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8家,其中山东省的企业数量16家,排名第一,占比为20.51%;安徽省的企业数量13家,排名第二,占比为16.66%;江苏省的企业数量12家,排名第三,占比为15.38%,浙江省(10家)、河南省(9家)、江西省(3家)、河北省(2家)、四川(2家)、吉林(2家)等地区企业数量均超过1家。除中国企业外,还有1家德国企业(拜耳股份公司)也在我国进行了精噁唑禾草灵制剂产品的登记。从企业产品的登记数量来看,华星化工、瑞邦股份和中旗股份上榜前三名,登记产品数量各有5个,安徽丰乐紧随其后,列第四位,登记产品有4个,吉翔公司、富田公司、顺毅股份、拜耳股份、宇龙化工、拜耳中国、江西日上位居企业前十一名,登记产品各有3个。
从仅限出口农药产品登记来看,我国企业积极参与精噁唑禾草灵制剂产品出口业务。仅限出口的精噁唑禾草灵制剂登记数量总体呈平稳上升态势,产品有5个,占仅限出口农药登记总数的1.59%。出口产品均为单剂,出口企业2家,其中安徽和江苏企业各1家。仅限出口的精噁唑禾草灵制剂产品登记情况见表5。
二、总结与展望
从制剂产品登记趋势来看,相比混剂产品登记,精噁唑禾草灵单剂产品登记呈平稳增长态势。2008-2010年精噁唑禾草灵及其混剂产品的登记数量为74个、4个,分别占单剂、混剂总数的69.81%、25%,年均登记数量分别为24个、1个。2007-2022年精噁唑禾草灵及其混剂产品的登记趋势情况见图2。
精噁唑禾草灵与现有登记除草剂无交互抗性,是植保市场上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重要药剂。目前登记的精噁唑禾草灵制剂产品,应用作物以大田作物(水稻、小麦、大豆、花生、油菜)为主,防治的主要杂草是看麦娘、野燕麦、千金子、稗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于菜心、青稞、烟草、枣、核桃等其他作物的杂草防除,精噁唑禾草灵及其混剂有开发潜力,市场前景看好。精噁唑禾草灵产品中,可分散油悬浮剂和微乳剂等环境友好型的新剂型产品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综上所述,精噁唑禾草灵作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防治产品,其未来市场必定会持续受到科研机构、农药生产企业和植保统防统治服务队的青睐,尤其是农民的欢迎,且随着精噁唑禾草灵产品价格的走低,以及应用作物的拓展、新剂型的开发、混剂产品应用的深入、登记证件量的增加,精噁唑禾草灵及其混剂在未来植物保护市场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其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我国大麦除草期(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苏南、皖南和闽北地区约在2月上旬,黑龙江、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约在5月上中旬,内蒙古东部约在6月中下旬)、冬小麦除草期(山东、河南、冀南、晋南、陕中、苏北和皖北地区约在2月中下旬,新疆约在4月上旬,四川、陕南地区约在10月上旬,广东、广西和闽南约在10月下旬,云南、贵州地区约在翌年1月上旬)、春小麦除草期(甘肃、宁夏约在4月上旬,青海、陕北、晋北和内蒙古南部约在4月下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北部地区约在4月末5月初,新疆地区约在5月上旬)、水稻除草期(山东、河南、冀南、晋南、陕中、苏北和皖北地区的春稻约在4月上旬,麦茬稻约在6月上旬;四川、陕南的早稻约在4月上旬,一季晚稻约在5月上旬,中稻约在5月下旬,双季晚稻约在7月下旬;湖南、湖北、江西、苏南、浙江、皖南和闽北地区的早稻约在4月上旬,中稻、间作晚稻约在4月下旬,一季晚稻约在5月上旬,连作晚稻约在6月上旬;广东、广西及闽南等地早稻约在5月上旬,中稻区约在6月上旬,晚稻或双季连作稻区约在8月上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部、冀东北部、云南、贵州和新疆地区约在6月上旬,甘肃、宁夏、陕北、晋北和内蒙古南部地区约在6月下旬)、花椰菜除草期(华北地区春花椰菜约在4月上旬,秋花椰菜约在8月上中旬;黑龙江春花椰菜约在6月上中旬,秋花椰菜约在7月下旬)、花生除草期(四川、陕南约在5月上旬,山东、河南、冀南、晋南、陕中、苏北、皖北约在5月下旬)、棉花除草期(黄河流域棉区约在5月中下旬,麦套夏棉约在6月上中旬)、大豆除草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冀东北部地区约在5月下旬,山东、河南、冀南、晋南、陕中、苏北、皖北地区约在6月下旬,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苏南、皖南和闽北地区约在7月下旬)、油菜除草期(青海约在7月上旬,四川、陕南约在10月上旬,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苏南、皖南和闽北约在11月下旬)的到来将会对除草剂有一定拉动或有需求,届时精噁唑禾草灵及其混剂产品会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本文为《农药市场信息》传媒独家稿件,违规转载将追责)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