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虫乙酯市场大热,此时更要守住底线
拜耳螺虫乙酯自2017年7月部分专利到期后,一下子就成为了国内登记和开发的热门产品,引起了业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但在前些日子,拜耳却发表了螺虫乙酯专利保护的官方声明,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声明具体内容如下:
拜耳螺虫乙酯的专利保护期到2023年,对于任何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以及进口螺虫乙酯(顺式异构体)的行为,拜耳将不遗余力地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众所周知,拜耳是一家非常注重专利保护的公司,之前曾经多次针对国内侵权厂家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并获得相关厂家的经济赔偿和公开道歉。关于螺虫乙酯(具体是顺式异构体形式)专利ZL03821634.5,拜耳于2017-2018期间曾多次发布专利声明,也曾多次向螺虫乙酯注册厂家发出专利沟通函,期望相关公司关注并尊重拜耳的专利权,避免因专利侵权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关于该专利的南非同族专利,拜耳公司已在南非针对专利侵权厂家向法院申请诉前禁令。在中国,拜耳也在密切监控螺虫乙酯产品的市场情况,如上文声明的那样,拜耳必要时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其合法权益。
因此螺虫乙酯现在虽然市场大热,很多企业都瞄向了它,但是笔者在这里还是要泼一泼冷水,登记生产螺虫乙酯还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切勿被利益蒙蔽了头脑,踩上不法的红线。
螺虫乙酯到底是什么?
据了解,螺虫乙酯是拜耳公司发现和开发的、具有环状酮-烯醇化学结构的、继螺螨酯和螺甲螨酯之后的第3个杀虫剂,是该类化学结构中第1个具有广谱活性的产品。拜耳在2008年上市了螺虫乙酯,该产品自上市以来,几乎没有停止过增长。2015年,螺虫乙酯的全球销售额为1.75亿美元,2010—201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5%。此期间,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
螺虫乙酯高效、持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杰出防效,并对一些害螨提供抑制作用。主要防治蚜虫(包括棉蚜、甘蓝蚜、桃蚜、葡萄根瘤蚜、黑醋栗莴苣蚜等)、蓟马、粉虱(如温室粉虱、B型烟粉虱、柑橘粉虱、茶树黑刺粉虱等)、木虱(如梨木虱)、介壳虫、粉蚧、吹绵蚧、蝉、辣根猿叶甲、叶螨、广明螨和刺皮瘿螨等害虫和害螨;广泛用于棉花、大豆、柑橘、葡萄、马铃薯、甘蓝、梨果、核果、香蕉、番茄、啤酒花、热带果树、花椰菜、抱子甘蓝、花茎甘蓝、黄瓜、茄子、莴苣、芒果、西瓜、坚果、洋葱、草莓、辣椒和葫芦等;螺虫乙酯也可用于温室、作物苗床和观赏植物等。
拜耳通过广泛的实验室和田间测试试验表明,只要按登记作物和用途使用,螺虫乙酯还对蜜蜂安全。因此,螺虫乙酯在未来的田间应用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拜耳对于螺虫乙酯专利布局情况
2017年7月22日,拜耳的螺虫乙酯专利号ZL97198554.5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到期,然而,该专利是关于顺反异构体混合物的专利。而其真正发挥杀虫活性的顺式异构体的专利要在2023年才期满。在螺虫乙酯全球首次登记前夕,拜耳公司申请了多件有关悬浮剂的专利。在单一活性成分产品全面上市后,拜耳公司又不失时机地针对复配制剂进行专利布局,将螺虫乙酯和其他杀虫剂的复配杀虫剂专利纳入囊中,例如和旗下的氟吡呋喃酮进行复配,其保护期直到2029~2030年间才最终结束。
具体而言,拜耳关于螺虫乙酯的专利包括但不限于下表中所列的专利:
活性化合物专利
申请日 | 到期日 | 授权日 | 授权号 | 保护范围 |
1997-07-23 | 2017-07-23 | 2006-02-08 | CN1240679 C | 螺虫乙酯化合物(顺反异构体混合物)以及相应中间体和合成方法 |
2003-07-01 | 2023-07-01 | 2008-03-12 | CN100374419 C | 螺虫乙酯化合物(具体是顺式异构体形式)以及相应中间体和合成方法 |
制剂专利
申请日 | 到期日 | 授权日 | 授权号 | 保护范围 |
2006-12-11 | 2026-12-11 | 2013-03-13 | CN 101370382 B | 包含螺虫乙酯和铵盐或膦盐的组合物,其中添加铵盐或膦盐来提高螺虫乙酯的活性 |
2007-09-18 | 2027-09-18 | 2013-03-27 | CN 101522031 B | 以螺虫乙酯、噻虫啉或吡虫啉为活性化合物的悬浮剂 |
2007-09-18 | 2027-09-18 | 2014-03-12 | CN 101522020 B | 以螺虫乙酯为活性化合物的悬浮剂形式的水分散性农化制剂 |
复配产品专利
申请日 | 到期日 | 授权日 | 授权号 | 保护范围 |
2009-03-25 | 2029-03-25 | 2014-05-28 | CN 102361555 B | 螺虫乙酯+氟吡呋喃酮(权利要求中化合物I-5)等杀虫剂 |
ZL01814884.0 | 2021-6-18 | 2015-11-16 | CN1226925C | 螺虫乙酯+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 |
ZL200480019445.9 | 2024-6-25 | 2009-5-27 | CN100490646C | 螺虫乙酯+氟虫酰胺等 |
ZL01818130.9 | 2021-08-31 | 2005-10-12 | CN1222213C | 螺虫乙酯+氨基甲酸酯等 |
ZL200980145454.5 | 2029-10-31 | 2014-08-13 | CN102215684B | 螺虫乙酯+多杀菌素等 |
ZL200780027021.0 | 2027-07-11 | 2012-08-29 | CN101489381B | 螺虫乙酯+腈酮等 |
ZL200680012596.0 | 2026-02-14 | 2012-12-05 | CN101160051B | 螺虫乙酯+乙虫腈等 |
ZL201180039524.6 | 2031-06-16 | 2016-04-20 | CN103068235B | 螺虫乙酯+CL73507(tetraniliprole) |
ZL200480036176.7 | 2024-11-20 | 2008-06-11 | CN100393208C | 螺虫乙酯+氟虫苯甲酰胺 |
ZL200780019166.6 | 2027-03-28 | 2015-11-25 | CN101460056B | 螺虫乙酯+氟虫酰胺 |
ZL201010572619.1 | 2030-11-09 | 2014-02-12 | CN 102475092 B | 杀虫悬浮剂:螺虫乙酯+毒死蜱 |
拜耳螺虫乙酯的产品有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亩旺特以及 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稳特,据了解近期拜耳还计划上市45%螺虫乙螨唑悬浮剂金螨危。
拜耳的螺虫乙酯销售情况
拜耳的螺虫乙酯业务在全球增长速度迅猛,预计2020年全球销售达3亿欧元。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也获得超过两位数字的增长。在2017年制剂业务加上原药业务按终端价格超过1.5亿人民币 ,在众多抗性小虫市场均获得不俗的表现。
据拜耳螺虫乙酯产品经理叶毅介绍,未来随着国家农药化肥零增长政策的实施以及更多中高毒农药的退市,像亩旺特、稳特这样绿色、高效的保护性杀虫剂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拜耳的螺虫乙酯的业务会像当年在水稻市场上叱诧风云的四大天皇一样,在缺少新的化合物和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抗性小虫市场书写新的篇章。
拜耳螺虫乙酯产品与其他品牌螺虫乙酯产品的异同
截止2018年4月,国内共12家企业的12个基于螺虫乙酯的产品获得登记,其中包括原药产品8个,制剂产品4个。这些产品与拜耳的螺虫乙酯产品又有什么异同呢?叶经理将拜耳的亩旺特、稳特和其他螺虫乙酯产品差异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有以下五点:
1、原药中顺式螺虫乙酯(具体是顺式异构体形式)的含量高达98%,远高于同类型产品,因此螺虫乙酯的杀虫活性最高 ;
2、先进的制剂工艺,确保螺虫乙酯能够在作物表面达到较好的亲和和吸收,转化为真正起到杀虫作用的螺虫乙酯烯醇;
3、安全性高 ,药害风险低,与大部分杀菌剂、杀虫剂均有不错的混配性;
4、登记作物和靶标最广最全面,在梨树木虱、柑橘木虱、介壳虫、红蜘蛛、苹果黄蚜、番茄烟粉虱、辣椒烟粉虱、黄瓜烟粉虱 、西瓜烟粉虱上均有登记 ,并且未来在香蕉蓟马、茄子蓟马、豇豆蓟马、马铃薯蚜虫、茶树的茶小绿叶蝉等多种经济作物上均有扩作计划 。 同时,合法的登记和使用也保障了农药销售经营者和使用者最大的核心权益。
5、拜耳的亩旺特 、稳特均获得中国绿色食品生产协会的认证 ,为绿色生产资料,是生产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的首选药剂。
知名律师指出想要生产螺虫乙酯不简单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的龚建华律师就指出:拜耳纯顺式异构体的专利申请是在首次申请后6年才提交的,相应的其专利保护期也延后6年,直到2023年才到期。这可能是国内农药企业仿制该品种最大的障碍。如果企业忽视了这个专利,采用的是手性原料合成路线,等到发现这个异构体专利的时候,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即使企业调整合成路线,退而求其次,以顺反异构体混合物为活性成分进行申报,除了需要追加投资外,由于其环境负担明显超过拜耳公司的纯异构体专利产品,最终能否得到中国农药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可能还是个未知数。
因此,如果农药企业有意仿制这个品种,必须要有应对这个顺式异构体专利的预案。除异构体外,核心专利可能还会涉及到活性化合物的晶型专利以及特殊的剂型专利,其中任何专利都有可能导致“阴沟里翻船”。总之,如果专利调研工作不深入,草率立项,就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小人无节,弃本逐末。广大企业在研究和开发螺虫乙酯产品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保护别人的辛勤成果,不能为了逐利而损害别人的利益,君子爱财,当取之有道。虽然目前螺虫乙酯产品大热,但是此时更是应当坚守底线的时刻!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