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氯虫苯甲酰胺主流复配产品简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发布时间:2024-3-21 9:18:55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李祝明

氯虫苯甲酰胺自上市以来,一直备受全球市场的关注,市场销售额逐年递增,此外凭借其优秀的产品性能,不断被开发出混配制剂以及被持续挖掘新市场,其未来仍具备增长潜能,有望继续捍卫其在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霸主地位……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属于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由杜邦公司开发,2007年首次上市销售。其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肌肉)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也能防治鞘翅目甲虫、半翅目粉虱和双翅目潜蝇等害虫,具有杀卵和杀幼虫活性、杀虫谱广以及持效性好等特点。

氯虫苯甲酰胺自上市以来,一直备受全球市场的关注,市场销售额逐年递增,2017年,康宽(含有氯虫苯甲酰胺的产品)被富美实公司收购,之后继续保持良好的销售业绩,并连续10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2022年全球销售额更是突破了20亿美元大关,早已超越噻虫嗪稳坐“全球第一大杀虫剂”的宝座。

尽管氯虫苯甲酰胺目前面临抗性问题,以及其他同类双酰胺产品的竞争,销售额有所下滑,但凭借其优秀的产品性能、不断被开发的混配制剂以及持续被挖掘的新市场,其未来仍具备增长潜能,有望继续捍卫其在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霸主地位。

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相关产品及其性能与产能状况

1.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菊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CAS:91465-08-6,分子式为C23H19ClF3NO3,化学名称为3-(2-氯-3,3,3-三氟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3-苯氧苄基酯,是一种高效、广谱、速效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

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主流复配制剂主要有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28%氯虫·高氯氟悬浮剂。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登记作物为大豆、姜、棉花、玉米、番茄、苹果树、豇豆、辣椒,分别用于防治甜菜夜蛾、玉米螟、棉铃虫、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豆荚螟、烟青虫、蚜虫;28%氯虫·高氯氟悬浮剂登记作物为甘蓝,用于防治甜菜夜蛾。

目前,高效氯氟氰菊酯国内供应情况为:江苏扬农化工年产量6000吨,潍坊春江化工年产量2000吨,广东立威年产量2500吨,润农化工年产量1000吨,江苏长青年产量300吨。

2. 虫螨腈(溴虫腈)

虫螨腈(Chlorfenapyr),化学名称为4-溴-2-(4-氯苯基)-1-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是美国氰胺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对天然抗生素的化学结构改造而得以成功研制开发的一种芳基吡咯类杀虫杀螨剂,是一种对昆虫体内线粒体产生氧化磷酸化作用的阻断剂。

氯虫苯甲酰胺与虫螨腈主流复配制剂有50%虫螨腈·氯虫水分散粒剂和20%、24%、25%、38%、30%虫螨腈·氯虫悬浮剂。50%虫螨腈·氯虫水分散粒剂登记作物为菠菜,用于防治甜菜夜蛾;20%、24%、25%、38%、30%虫螨腈·氯虫悬浮剂登记作物为甘蓝、小白菜、姜、菠菜,分别用于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

目前,虫螨腈国内供应情况为:开封博凯生物化工年产量1600吨,潍坊双星农药年产量1200吨,山东新龙农化年产量600吨,山东省联合农药年产量800吨,东誉化工年产量500吨。

3.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由阿佛曼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被广泛的作为农用或兽用杀虫、杀螨剂使用。其具有杀虫谱广,对几乎所有的昆虫和螨虫及动物寄生虫都有很强的杀虫活性;同时,阿维菌素在土壤和水中易降解,在生物体内也无积累和持久性残留,不会污染环境。

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主流复配制剂有12%阿维·氯苯酰可分散油悬浮剂和5%、6%、10%、12%、18%阿维·氯苯酰悬浮剂。12%阿维·氯苯酰可分散油悬浮剂登记作物为甘蓝,用于防治小菜蛾;5%、6%、10%、12%、18%阿维·氯苯酰悬浮剂登记作物为甘蓝、水稻、甘蓝、苹果、荔枝树,用于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桃小食心虫、蒂蛀虫等。

目前,阿维菌素国内供应情况为:齐鲁制药年产量2500吨,宁夏泰益欣年产量1000吨,河北威远年产量600吨,大庆志飞年产量200吨,江苏丰源年产量200吨。

4.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Benzoate)简称甲维盐。甲维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它具有超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与阿维菌素相比首先杀虫活性提高了3个数量级,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他许多害虫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0.084~2g/ha)下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另外还扩大了杀虫谱,降低了对人畜的毒性。

氯虫苯甲酰胺与甲维盐主流复配制剂有11.6%、5.8%、5.7%、15.5%甲维·氯虫苯悬浮剂,9.6%、34.4%、58.5%甲维·氯虫苯水分散粒剂,19.4%甲维·氯虫苯可分散油悬浮剂和4.5%甲维·氯虫苯微乳剂。11.6%、5.8%、5.7%、15.5%甲维·氯虫苯悬浮剂登记作物为水稻、甘蓝,分别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甜菜夜蛾;9.6%、34.4%、58.5%甲维·氯虫苯水分散粒剂登记作物为水稻、甘蓝,分别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甜菜夜蛾;19.4%甲维·氯虫苯可分散油悬浮剂登记作物为水稻、玉米,分别用于防治二化螟、玉米螟;4.5%甲维·氯虫苯微乳剂登记作物为水稻,用于防治二化螟。

目前,甲维盐国内供应情况为齐鲁晟华年产量1500吨,宁夏泰益欣年产量600吨,青岛海利尔年产量300吨,河北威远年产量200吨,湖北荆门金贤达年产量150吨,河北兴柏年产量500吨、内蒙嘉保仕年产量300吨,大庆志飞年产量100吨。

5. 噻虫嗪

噻虫嗪(thiamethoxam),分子式为C8H10ClN5O3S,化学名称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也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防效较好。

氯虫苯甲酰胺与噻虫嗪主流复配制剂有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40%、300克/升氯虫·噻虫嗪悬浮剂,3%、4%、0.16%氯虫·噻虫嗪颗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登记作物为水稻、玉米、茭白,分别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象甲、褐飞虱、玉米螟;20%、40%、300克/升氯虫·噻虫嗪悬浮剂登记作物为水稻、小白菜、甘蔗,分别用于防治小菜蛾、黄条跳甲、蔗螟、稻纵卷叶螟、稻水象甲、蓟马;3%、4%、0.16%氯虫·噻虫嗪颗粒剂登记作物为花生、小白菜、甘蔗,分别用于防治蛴螬、黄条跳甲、蔗螟。

目前,噻虫嗪国内供应情况为:邯郸瑞田农药年产量3500吨,河北德瑞年产量3000吨,广东立威年产量2500吨,湖北犇星年产量3000吨。

6. 噻虫胺

噻虫胺(clothianidin)分子式为C6H8ClN5O2S,化学名称(E)-1-(2-氯-1,3-噻唑-5-基甲基)-3-甲基-2-2-硝基胍。噻虫胺由拜耳公司和日本Takeda武田公司共同进行全球市场开发,是武田公司继烯啶虫胺(nitenpyram)之后,发现的又一个烟碱类杀虫剂,属第二代,与第一代的nitenpyram相比,其分子结构的主要差别有两点:一是用氯代噻唑基团取代了吡啶基团,二是用硝基亚胺取代了硝基亚甲基部分;5位上的甲基提高了对刺吸害虫的活性,而2-氯-5-噻唑基杂环则对咀嚼口器害虫产生更高的效果。噻虫胺为广谱、内吸性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防治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

氯虫苯甲酰胺与噻虫胺的主流复配制剂有1.6%、0.5%、0.16%、40%、0.15%、0.1%、1%、4%氯虫·噻虫胺颗粒剂,登记作物为花生、玉米、甘蔗,用于防治蛴螬、蔗螟。

目前,噻虫胺国内供应情况为:河北威远年产量500吨,青岛海利尔年产量500吨,江苏中旗年产量3000吨。

7. 吡蚜酮

吡蚜酮(pymetrozine),化学名称: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吡蚜酮是由瑞士诺华公司于1988年开发的防治蚜虫和粉虱的一种吡啶甲亚胺杂环类杀虫药物,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以及环境友好的特点,其作用方式独特,主要影响昆虫的进食行为,使其拒食而死。该药对幼虫和成虫均有效,且持效期长,无任何交互抗性,对天敌安全性高,为高效广谱杀虫药物。对半翅目特别有效,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飞虱科的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物产生抗性的害虫。该药还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其内吸活性是抗蚜威的2~3倍,是氯氰菊酯的143倍以上。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吡蚜酮这样的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杀虫药物的需求量会逐年增加,但是其市场价格较高。

氯虫苯甲酰胺与吡蚜酮主流复配制剂有60%氯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6%氯虫·吡蚜酮颗粒剂。60%氯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登记作物为水稻、烟草,分别用于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烟蚜、烟青虫;6%氯虫·吡蚜酮颗粒剂登记作物为水稻,用于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目前,吡蚜酮国内供应情况为:兰州鑫隆泰年产量1500吨,河北威远年产量400吨,广东立威年产量600吨,联合化工年产量800吨,沈阳科创年产量600吨,江苏建谷年产量200吨。

8. 茚虫威

茚虫威(indoxacarb)是一种新型噁二嗪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不可逆地阻断害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破坏害虫的神经冲动传递,导致靶标害虫运动失调,停止取食,麻痹并最终死亡,具有触杀和胃毒功能,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

氯虫苯甲酰胺与茚虫威主流复配制剂有10%、15%、20%、25%氯虫·茚虫威悬浮剂,登记作物为水稻、甘蓝、玉米、甘蔗、菠菜,分别用于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小菜蛾、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

目前,茚虫威国内供应情况为:京博农化年产量450吨,南通施壮化工年产量200吨,安徽富田年产量80吨。

9. 杀虫单

杀虫单是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的类似物,进入昆虫体内后迅速转化为沙蚕毒素或二氢沙蚕毒素,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属仿生型农药,对天敌影响小、无抗性、无残毒、不污染环境,是目前综合治理虫害较理想的药剂。

该药剂能有效地防治水稻、蔬菜、三麦、玉米、茶叶、果树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特别是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有特效。

氯虫苯甲酰胺与杀虫单主流复配制剂有85%氯虫苯·杀虫单水分散粒剂和22%、33%、34%氯虫苯·杀虫单悬浮剂。85%氯虫苯·杀虫单水分散粒剂登记作物为水稻、荔枝树,分别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蒂蛀虫;22%、33%、34%氯虫苯·杀虫单悬浮剂登记作物为水稻,用于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

目前,杀虫单国内供应情况为:湖南昊华化工年产量3500吨,江西欧氏化工年产量3000吨,安徽华星年产量2000吨,重庆农药化工年产量2500吨,中盐红四方年产量1500吨。

氯虫苯甲酰胺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有关此文更详细内容请点击2024年《农药市场信息》第6期电子期刊“本期专稿”栏目品读......

作者就职于浙江埃森化学有限公司


有关农药行业更多科技创新、市场行情等内容,敬请关注第五届杀菌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包括行业杀菌剂知名专家及巴斯夫、科迪华、AXEB、深泰等将会给与会代表分享杀菌剂与病害治理解决方案和新突破。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