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茄”种植常遇上的两个问题
因早晚温差大,秋天的茄子的风味虽比夏季的更胜一筹,但种植者对于已度过两季的老“秋茄”果实容易出现开裂,刚定植的新“秋茄”却容易出现植株黄化的问题,该如何应对?
一、老“秋茄”果实易开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生原因:一是供水不充足。在茄子的种植过程中,若忽涝忽旱会造成茄子生长水分供应不均衡。尤其是在茄子膨大初期,当土壤长时间处于一种缺水的状态后,突然对茄子进行大水灌溉或突下暴雨,会让果实迅速生长膨大,但是茄子的果皮没有果肉生长得快,果皮会被撑开,造成裂果。轻则出现轻微的纵裂,严重时整个茄子都会出现纵裂,茄籽外露(如图)。
二是激素施用不当。在茄子种植过程中可能会用到激素蘸花,当激素施用浓度过高或在中午高温时施用激素、用激素重复地蘸花等,都会造成茄子的顶端开裂。激素蘸花施用不当会造成茄子开裂,但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激素喷施到茄子的嫩叶、生长点上,会造成茄子顶端叶片缩小变皱,影响光合作用。
三是茶黄螨为害。温棚栽培每年因茶黄螨引起的茄子开裂现象都有可能出现,因此每年都要对茶黄螨进行防治。露地栽培茄子在8-9月受茶黄螨为害较严重,裂果大多数在9-10月出现。被茶黄螨为害的茄子会出现果皮粗糙,粗糙的部位会停止生长,但是果肉会持续发育,导致果实开裂,口感变得苦涩,籽粒向外露出。植株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茄子的嫩叶变得卷曲,叶片的正面变成褐色呈油质。
防治措施:一是做好水分管理。茄子开花结果时期水分要分配均衡,在茄子进入膨大期时尤其要注意水分的管理,切记不能对土壤进行大水灌溉,露地栽培的茄子淋到大雨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排水,避免造成地块积水。
二是正确施用激素。用激素蘸花或者是喷花时,要严格地按照激素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严禁在中午高温时施用激素,更不能重复施用激素。激素的浓度要根据当日的具体温度进行调整,如果气温高要把激素的浓度降低一些,气温低则把浓度调高一些。
三是及时防治茶黄螨。茄子的生长中后期是茶黄螨发生的高峰期,茶黄螨通常在茄子幼嫩的叶子背面集中,除农业防治外,在发生初期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2500倍液,或5%氟虫脲乳油1000~15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1500~2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需轮换施用,每隔7~10天施用一次,连续喷施2~3次。
二、新植“秋茄”叶片变黄、产量低怎么办?
1. 新定植“秋茄”叶片变黄原因,主要是药害或肥害引起。一是底肥施用没有腐熟好的动物粪便、穴施或沟施化学肥料量大,引起的肥料烧苗。二是穴施防治根部病害、白粉虱、地蛆或韭蛆等的农药,或者定植前蘸根用的药剂过量引起的药害。三是茄子茎基腐病引起的,这种情况较少。由于定植水浇得很足,容易诱发茎基腐病,在病情严重时,容易引起叶片发黄。
防治措施:除选用优质生物有机肥代替动物粪便或将动物粪便充分腐熟作底肥外,在穴施或沟施防治根部病害、白粉虱、蛆虫等药剂时,应注意把握好用量,并与土拌匀;蘸根的药剂宜选用霜霉威丙酰胺、甲霜·噁霉灵、吡虫啉、呋虫胺等在苗期使用相对较为安全的农药,不宜加量,注意添加生根剂;定植后及时用霜霉威丙酰胺、甲霜·噁霉灵等喷淋茎基部,起到预防茄子茎基腐病的作用。
2. 中后期叶片变黄原因,主要是缺素或营养不良造成的。该种情况引发原因较多:一是底部叶片发黄并且有黄斑,叶片背面没有霉层,一般是缺镁引起的。二是上部叶片变黄,如挂果偏多,养分供应不足,果实采摘后会自行恢复健康的绿色。
3. 中后期药害导致的黄叶。一是茄子叶片对代森锰锌、嘧霉胺、菌核净敏感,一次性用量过大或重复使用次数过多都会引起黄叶。二是积累受害,喷药时药剂混配种类偏多、喷药频率高或浓度大等都会引起积累受害。当前茄子的蓟马、螨虫等比较难防治,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往往会加大用药剂量,重复喷药,茄子中后期下部叶片变黄多数是受害引起的。
4. 中后期病害引发的黄叶。为害茄子叶片的病害较多,叶霉病、褐斑病、轮纹病等都能引起叶片发黄。防治措施:一是中后期冲施生物菌、海藻酸等养根肥养护好根系,及时缓解土壤盐渍化等现象。在养护好根系,增强根系吸收能力的基础上,及时喷冲结合补充中微量元素,并及时喷洒抗逆性好的叶面肥。二是合理留果。根据植株长势合理点花留果,如果遇到行情好时可适当多留果,但一定要适当多施肥,满足植株及果实的营养供应。三是慎用茄子叶片敏感的农药。遇到多种病害需一同防治时,尽量减少配药种类,延长用药间隔天数,避免重复用药。低温季节下午喷药时,应在放棚前保持药液被晾干,改傍晚或晚上喷施蓟马药为早上,连阴天转晴后应让叶片晒一天再喷施药剂。此外,还应及时防治为害叶片的叶霉病等病害。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