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蒜防冻防锈关键期及技术措施
在冬季大蒜生长期,蒜农要把握好防冻害和防锈病的关键期和技术措施,为来年丰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防冻关键期及技术措施
大蒜为常规越冬作物,适宜播期(目前蒜苗处于5~7叶期)、墒情正常的大蒜田块,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采取任何防冻技术措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如断崖式降温或特大暴雪、霰雪等),或苗情过弱和过旺,或大蒜返青期遭遇严重倒春寒时,才进行防冻技术措施干预。
关键期 每年的12月底至次年1月中旬,1月底至2月中旬、以及3月上中旬大蒜返青期,这3个阶段是大蒜防冻的三个关键期。
技术措施 利用免疫诱抗剂二氢卟吩铁可提升大蒜耐低温的能力,延长大蒜叶绿素功能期,增强大蒜叶片光合作用。对于稻茬蒜或播期较晚或墒情差的干旱蒜区,蒜苗处于4叶期及以下,可用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3克对水15公斤,再配施尿素50 克进行人工叶面喷施,或每亩用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6克,混配尿素150 克进行无人机飞防。对于玉米茬或播期较早的田块,蒜苗处于8叶期及以上,建议用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3克对水15 公斤,再配施磷酸二氢钾50克进行人工叶面喷施,或每亩用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6克,混配磷酸二氢钾150 克进行无人机飞防,其中磷酸二氢钾具有控苗或壮苗作用。无论是人工喷施还是无人机喷施,混喷前均需先溶解再进行二次稀释,以提高防冻效果。
二、防锈关键期及技术措施
大蒜锈病又名红点病或黄疸病,其病原菌是葱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锈病在江浙沪各蒜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沿海和沿江地区,因田间空气湿度大,容易造成大蒜锈病集中暴发。近三年来该病已发展成为影响蒜薹和蒜头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地块发病率可达100%,减产30%以上,且影响蒜薹和蒜头品质。
关键期 “清明”至“谷雨”期间是大蒜防治锈病的关键期。
技术措施 大蒜锈病的防治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以防为主,一旦大面积发生就无防治良策。正常情况下可用4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70 克对水15公斤,混配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15克(或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50毫升,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克,或0.3%四霉素悬浮剂30毫升),进行人工叶面喷施。无人机飞防条件下,每亩用4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150~200克,配施 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30克(或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0 毫升,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0克,或0.3%四霉素悬浮剂50毫升)。同理,混喷前均需先溶解,再进行二次稀释,以提高防治效果。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