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吊丝虫”猖狂,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3-12-22 16:57:00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马芳骥 张桂梅

“吊丝虫”即小菜蛾,为鳞翅目,菜蛾科菜蛾属的一种昆虫。吊丝虫是严重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主要害虫,是全变态昆虫。吊丝虫是世界性蔬菜害虫,在中国各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油菜、甘蓝、白菜、青菜花、萝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低龄幼虫仅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斑,即“开天窗”;3~4龄幼虫食量暴增,可将菜叶吃成网状,或仅剩下叶脉。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吊丝虫在我国还是抗药性特别严重的一种害虫,在很多药剂抗性严重区域使用都无效果,且由于打药次数频繁,严重影响农户的产量和收成。

一、吊丝虫的四个生长阶段

成虫:体长6毫米,翅展1216毫米,雌虫较雄虫肥大,前翅和后翅细长,后翅为银灰色,停息时两前翅覆盖于体背呈屋脊状,形成4个菱形斑。

卵:椭圆形,一端稍倾斜,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黄绿色,将孵化时为黑色有光泽,卵壳表面光滑。

幼虫:幼虫有4个龄期,初孵化时乳白色,后变为绿色,虫体为纺锤形,体上生稀疏长而黑的刚毛。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成两个“U”字形纹。臀足向后伸超过腹部末端,腹足趾钩单序缺环。

蛹:体长58毫米,颜色变化大,初化蛹时绿色,后逐渐变为黄绿色,最后为灰褐色,近羽化时,复眼变深背面出现褐色纵纹。茧呈纺锤形,灰白色丝质薄如网,可透见蛹体。受惊扰后吐丝坠地,故名“吊丝虫”。

二、吊丝虫(小菜蛾)为什么这么难防难治?

1. 吊丝虫非常容易暴发危害,且虫体小,喜欢在叶背危害,打药不到位,增加防治难度。

2. 吊丝虫的特殊体质,虫体硬朗,既能耐得住高温,又能耐得住严寒,生命力非常顽强。

3. 吊丝虫抗药性无虫能敌,已经逐渐取代菜青虫晋级为蔬菜头号抗性害虫。据相关报道,吊丝虫已经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的50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4. 一般用药偏迟,等到发现幼虫为害才进行防治,没有做到低龄适期防治,这是吊丝虫越防越多的根源。

5. 十字花科蔬菜年年连作,导致虫口基数大及输入性迁移为害。

三、吊丝虫的生活习性及用药

1. 生活习性。吊丝虫在南方地区全年重叠为害,四季不断,常年发生1112代,以3-6月及9-11月为两次高峰期,无明显越冬现象。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在植株荫蔽处或杂草丛中,日落后开始活动,有趋光性;成虫产卵期可达10天,卵散产于叶背近主脉处。初孵幼虫潜入叶内取食,2龄后开始自隧道中外出,取食叶片叶肉及下表皮,留上表皮呈“开天窗”;3龄后取食叶片成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并可取食嫩茎、幼茎,影响结实。幼虫很活跃,遇惊后即作剧烈扭动并向后倒退,或吐丝下垂逃逸。幼虫共4龄,发育历期1227天,老熟后在叶背或地面枯叶下结薄茧化蛹,蛹期约为9天。

2. 药剂防治。除合理安排茬口,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沟渠田边等处的杂草,减少成虫产卵场所和幼虫食料,并随即翻耕,消灭越夏、越冬虫口等农业措施外,首先,注意规避吊丝虫的抗药药剂。如吊丝虫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某些地区吊丝虫对苏云金杆菌(Bt)也产生了抗药性。由于各地用药历史、用药种类、频率、强度不同,造成各地抗药性发展并不均衡。因此,对某种(类)药剂抗药性严重的地区,应停止使用该种(类)药剂,改用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

其次,选择防治吊丝虫常用的速效杀虫成分。可选择如溴虫氟苯双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有效药剂,同时注重用药技术。因为吊丝虫藏匿位置较隐秘,加上有丝网的保护,所以药剂很难直接接触到虫体,所以往往打不绝,打了几遍以后还有。因此,用药时除了触杀型药剂以外,建议再加入一些内吸性强的药剂。如内吸性能显著的氯虫苯甲酰胺,这是目前抗性鳞翅目害虫的首选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8毫升对30公斤(一桶水),然后再搭配虫螨腈、溴虫氟苯双酰胺、茚虫威等可高效防治。因为触杀药只能快速消灭接触到药液的害虫,添加内吸性药能保证只要害虫啃食叶片后仍然会中毒死亡,所以防治这种不容易打到的害虫,内吸药剂必不可少。同时,还须加入有机硅、植物油等渗透剂以增加防效。

由于吊丝虫老龄幼虫抗药性很强,因此用药剂防治时机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选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或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10002000倍液;在幼虫23龄期可用10%虫螨腈悬浮剂15003000倍液,或50%杀螨隆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由于小菜蛾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应注意轮换交替用药,或用复配农药。针对蔬菜田会结网的各种小虫,都可按照上述打吊丝虫的方法来用药。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