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蔬菜中的“榴莲”——香椿如何高产

发布时间:2022-6-24 15:34:00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林华

香椿是名副其实的“错过要再等一年的”树上鲜蔬,因特殊的香味且富含铁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深受百姓喜欢。北方寒冷地区冬季种植香椿,可在设施内越冬或培土防寒;长江中游地区种植香椿可在露地越冬,也可移至大棚等设施中越冬。因设施栽培可人为调控的栽培环境,使香椿芽出芽率、质量、采摘次数都能有效提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育苗管理

1. 选种催芽。选择籽粒饱满,种皮呈红色的新种,催芽以保出苗整齐。用40℃温水浸种5分钟左右,不停搅动,然后放在2030℃水中浸泡24小时,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控去多余水分,置于2528℃恒温箱环境下避光催芽,每天翻动种子23次,待种子有70%露白时播种。

2. 适时播种。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在8厘米×8厘米装有营养土的育苗钵中,砂壤土作营养土最适宜。每个营养钵中播1粒种,覆土厚度为12厘米。播后覆盖地膜,上面覆盖小拱棚。香椿种子发芽出土的适宜温度为1215℃,根据气候条件可适期早播,中午温度高时要通风降温。

3. 培育壮苗。香椿幼苗出土时及时去掉地膜,拱棚薄膜也要打开通风,防止高温烧苗。香椿23片真叶时可掀开薄膜炼苗,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浇水。香椿苗期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适当通风,待其长至15厘米左右时即可定植。

4. 整地施肥。种植前深翻土壤25厘米左右,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公斤、过磷酸钙80公斤,以利根系深扎。垄宽120厘米(包沟)、垄高20厘米,株距40厘米。春季多阴雨,地块平整后起垄开深沟,便于及时排水。


栽培管理

1. 定植。选用顶芽饱满、无病虫的壮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及时中耕锄草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香椿幼苗生长阶段,需要松土除草3~4次,防止杂草丛生。

2. 剪枝管理。避免雨天剪枝,种植第2年顶部芽开始生长,长到4厘米左右侧芽长出。为控制顶端优势,促使分枝迅速生长,待树干长到1米左右时,开始摘心,留住5片复叶。1个月后,留住的复叶开始长出第一级侧枝。待一级侧枝长到25厘米左右时继续摘除顶芽、打杈,确保树冠多分枝、多产椿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香椿种植第3年继续摘心,使较低的树干部位萌发出新的分枝。根据需要保留23个新芽,以形成23个侧枝。次年后,摘除侧枝部分的顶端新芽,进而促进长出3个左右的新芽,慢慢就会产生更多的分枝。夏季修剪一般在晴天午后进行,以有利伤口愈合。同理,对上年未处理好的植株进行剪枝促使萌发侧枝,增加分枝。在湖北黄冈地区种植的矮化香椿采用高垄栽培模式,有利于香椿后期整体发展。树体保持外扩式,保留6个左右的主干枝,整体通透既有利于日常管理,又增加了后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3. 水肥管理。香椿属浅根性树种,对水肥和光照有一定要求。香椿是喜肥作物,缓苗后应适当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硫酸钾35公斤。香椿采摘后,根据地力、长势及叶色,适量追肥、浇水,以补充树体所需营养。早春第1次采收前35天,施1次氮肥。新梢长3厘米左右时喷施叶面肥,追肥后浇水。以后每茬嫩芽采收前23天叶片可喷施0.5%磷酸二氢钾液。另外,在4-5月和8-9月以尿素配合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各追肥1次,可促进苗木木质化生长。秋季注意施肥和清园管理,可把树叶和农家肥混在一起进行土壤翻耕,翻耕不宜过深,以不超过20厘米为宜。

4. 病虫害防治。由于香椿气味独特故病害较少,主要为根腐病和叶锈病。根腐病可在发病初期防治,用40%氟硅唑乳油500080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发展而定可连续防治23次。叶锈病发生时,可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防治,每15天喷1次,连喷23次。香椿虫害较少,若出现害虫可喷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

5. 采收。香椿食用部分以幼嫩的芽为主,应吃早、吃鲜、吃嫩。一般清明节前后,香椿抽出短枝长15厘米左右且尚未木质化前于早晨及时采摘。结合生长情况确定采摘次数,在萌发的侧芽新梢长到10厘米以上时,可采摘第2茬,13年生苗,一般每年只采收1次。3年生苗,1年采收香椿芽次数最高可达4次。颜色以紫红色为最佳,长度不超过15厘米。采摘时,切忌一次性全部摘除,要保留12片复叶为树体输送营养。因为香椿芽在高温下叶片易掉,所以采摘后应第一时间将其平铺散热,保持水分和色泽。

6. 储存。由于香椿芽本身不耐高温和低温,在未进行有效打包的情况下,香椿芽的品质、成色都会大受影响。在低氧、高二氧化碳以及吸收除去乙烯的环境下,能明显抑制香椿芽掉叶现象,所以,在空气湿度保持80%~90%,温度保持在1℃左右的环境下最有利于香椿的储藏,不仅品质、色泽保持良好,且储存时间可达30天。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