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北方井水种植水稻病虫草鼠害防控方案

发布时间:2015-05-19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郑庆伟

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北方井水种植水稻面积逐年扩大,水稻病虫草鼠害发生量大增,有加重趋势,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影响,给稻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达到防控效果,笔者就不同月份、不同生育期对水稻病虫草鼠害提出防控措施如下:

10月至5月上旬

(水稻本田插前准备期及秧田播种育苗期)

一、水稻本田插前准备期

防控对象:健身壮苗,预防药害、干旱、内涝、倒伏、害鼠、潜叶蝇、负泥虫、二化螟、纹枯病、胡麻叶斑病、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等,防治杂草。

防控措施:⑴规划、平整稻田,建设、修缮稻田水利工程(包括水池、田埂、沟渠等),防旱抗涝。同时在水池中建晒水平台,提高井水温度。⑵选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不漏水的粘土地块种植水稻,防止非侵染性病害发生,且新稻田前茬以小麦茬、玉米茬、豆茬为好。⑶深秋初冬或早春适时耕翻田地,培养地力,促根伸展,加速病菌分解,破坏害鼠、害虫越冬环境,减少病虫草鼠害。⑷科学施肥,施足腐熟农家肥,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增强稻株抗病力。⑸适时泡田、整地,对漏水地块和旱改水的新稻田地要返复水耙、平地,用耙起的泥浆的沉淀,把土壤毛细孔堵死,防止渗漏。⑹早春持续灌水15天以上,淹杀二化螟蛹和越冬幼虫。⑺插前5~7天,选用57%噁草·丙草胺(40.5%丙草胺+16.5%噁草酮)微乳剂470~645克/公顷、40%氧氟·丙草胺(9%乙氧氟草醚+31%丙草胺)微乳剂480~550克/公顷混加35%噁草·莎稗磷(14%噁草酮+21%莎稗磷)微乳剂370~550克/公顷,趁浑水用原瓶甩施或拌肥撒施,保持水层5~7天,自然落到“花达水”后插秧。⑻及时捞水面漂浮的残渣,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预防病害。

技术要点:⑴建便于机械化作业的规整方、条田(池子),面积以700~1500平方米为好,防止池大、风浪大,易漂苗。池子宽度以插秧机工作幅宽的倍数为宜。⑵选择地势高的本田建晒水池、打机井,晒水池面积一般为200平方米,每5~10公顷稻田设置6寸井一口。⑶不选沙性强的地块作水稻本田,且前茬使用氯磺隆、绿麦隆、氯嘧磺隆(豆磺隆)、咪唑乙烟酸(普施特)、甲氧咪草烟(金豆)、氟磺胺草醚(虎威)、烟嘧磺隆(玉农乐)、西玛津(田保净)、莠去津(阿特拉津)、异噁唑草酮(百农思)等药剂的地块也不能作水稻本田。⑷清除老稻田水渠内堵塞淤泥,修整破损田埂、渠道,烧净埂、渠杂草,保证渠道排灌畅通。新稻田要适时使用PX-2200型悬挂式平地机或1ZS-998型水田筑埂机进行平地、筑埂。田埂要筑牢,且横平竖直。建延长循环式灌渠,单排单灌。⑸用1LYQ—922型驱动圆盘犁或1LQ—627/727/827/927型悬挂水田犁作业时,翻耕深度以不破坏犁底层为宜,耕翻深度一般为15~18厘米。秋翻地的在水稻收获后,不陷拖拉机(土壤含水率25%~30%)时进行作业,封冻前(约11月6日)完成翻地作业。春翻地的,在土壤解冻20厘米时,顶凌早翻。老稻田的翻耕方向及开闭垄位置应逐年变换。⑹耕整地前,用专用车厢式厩肥撒布机将肥效高、养分全、充分腐熟的厩肥均撒在地表,结合耕整地翻埋于耕层里,保证水稻匀速健壮生长,增强其抗逆性。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一般为20~25吨/公顷。⑺在4月20~25日,用1GQN—200/250/300/350型旋耕机对新稻田地进行旱旋耕,旋耕深度≥12厘米。旋耕后田面平整,无堑沟,不漏旋。旋耕不破坏池埂,要旋到头旋到边。⑻在泡田前3~5天,通水试渠,以免灌渠渗水,确保灌渠完好。⑼插前7~15天灌水泡田,待垡片泡透后,选用1GSZ-220/240/260/300/360型高效轻便打浆机、1JSL-240/260/280型水田搅浆平地机进行水耙地,边耙边平。作业时水田耙地机械应尽量垂直于翻耕方向行走,耙平堑沟。耙后池田内高低差≤4厘米。水整地后,水层要保持5~7厘米,防止跑浆落干,表土沉实。缺水时补水。⑽施化肥前2天,把化肥过筛清除大颗粒肥、结块和杂物,保证化肥流淌顺畅,不堵塞。施化肥前2小时,把氮、磷、钾肥按1.6:1:0.7的比例混拌均匀待用。⑾底肥施用量在180~230千克/公顷,少施氮肥,促进有效分蘖。⑿在水耙地前,选用2FS-12型水田漏斗式撒肥机、PS系列施肥管摆动式撒肥机全层撒施化肥。也可在灌水泡田后,用2ZTF-6型水稻深施肥机条施化肥,施肥深度5~7厘米。⒀水耙地沉淀后,肥、水不排出待插秧。总之,应在5月10日前完成泡田、施基肥、水整地等项作业,为适时早插秧争得农时。

二、水稻秧田播种育苗期

防控对象:健身壮苗,预防冻害、药害、恶苗病、青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褐斑病、蓟马、潜叶蝇等,防治立枯病、杂草。

防控措施:⑴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离本田较近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平地扣育秧棚,增温保温,防止冻害。同时整平床面。⑵选用抗(耐)病品种。⑶配制床土,防止药害,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若床土PH值>6.5时,及时调酸,使土壤PH值降至4.5~5.5之间。⑷播种前10天精选种子,剔除病粒、秕粒、稗子及质量轻的夹杂物后,选取健康、饱满的种子。⑸播前5~7天晒种,杀死种子表面部分病菌,增强种皮透性,促进种子内酶的活性,提高稻种发芽势和发芽率。⑹播种前,用17%多?福(5%多菌灵+12%福美双)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恶苗病。也可用2.5%咪鲜·吡虫啉(2%吡虫啉+0.5%咪鲜胺)悬浮种衣剂包衣,兼防蓟马。用量:药种之比为1:40~50。⑺适期早播,避开后期低温多湿的不利条件,减轻病害。⑻合理密植,保证苗床通风透光,增强稻苗抗逆性。⑼播种、覆土后,再在苗床上平铺一层地膜,保温保湿,防止冻芽。稻苗立针见绿时,掀掉平铺地膜,防止烧苗。⑽加强秧棚管理,通过“保温防寒”、“放风控温、控湿”、“适量浇水”来预防非侵染性病害(如冻害、热害、僵苗、徒长等),提高稻苗素质,以利插后缓苗,减轻病害发生。⑾在秧苗1.5~2.5叶期,每平方米苗床可选用23%琥铜·乙膦铝(7.5%琥胶肥酸铜+15.5%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0.6~1.2克、1%敌磺钠(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5~1.8克、20%噁霉·稻瘟灵(10%噁霉灵+10%稻瘟灵)乳油2~3毫升喷洒,预防立枯病。或每平方米用45%甲霜·噁霉灵(27.5%噁霉灵+17.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1.5克喷洒苗床,兼防水稻青枯病。⑿每平方米苗床用100克/升氰氟草酯(千金)乳油0.11~0.15毫升,在稗草2.5叶期,作茎叶喷雾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每平方米苗床用48%灭草松(排草丹)乳油0.25~0.30毫升对水喷雾。⒀在秧苗3叶期追肥,培育壮秧,增强其抗病力。⒁在插秧前1~2天,选用18%杀虫双(虫无双)水剂500~800倍液、40%乐果(乐戈)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预防本田潜叶蝇。

技术要点:⑴播种前15~20天要及时清理积雪,扣南北走向的育秧棚,利于透光增温。不选低洼地、瘠薄地和盐碱地扣育苗棚。纯水田区,可在水田中选留高地扣育秧棚。棚膜应选用0.08毫米以上的无滴、耐低温、防老化的蓝色膜。每公顷水稻本田需育秧棚面积一般为80~100平方米。⑵加强稻种检疫,防止调入病种。同时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类型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期成熟、优质高产、耐寒抗倒、抗病且分蘖性强的优质品种,如龙粳36、龙粳43、绥粳13、垦稻21等。⑶床土用土壤偏酸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沙壤土或粘土70%、腐熟的猪粪30%过筛(筛孔直径为4~6毫米)后拌匀,再加入等量纯三元素复合肥0.8~1千克/立方米,外加0.7%的水稻壮秧剂。床土用量一般为2000千克/公顷,育秧盘用量一般为500~600张/公顷。采用JK-450DS型单筒人力手动播种机播种的,可在播种前3~4天,用2BY-500型水稻秧盘摆放机把装有2~2.3厘米厚床土的育秧盘摆放在苗床上。摆秧盘时,秧盘与棚膜侧面和端面要留20~30厘米的距离。随后扣严棚膜,升温待播。⑷用5C-2.0/5.0型水稻除芒机、5XZ—5A型比重精选机选种后,种子纯度≥98%,净度≥97%,发芽率≥90%,除芒率>98%,含水量≤14.5%。⑸脱芒后晴天晒种2~3天,稻种铺得薄一些,经常翻动,要注意防暴晒、防潮湿。⑹用5BY—5A/B型种子包衣机或手摇式种子包衣机拌种时,药剂应在种子表面分布均匀。⑺将包衣种子放在30~33℃的条件下催芽,每天早晚各翻动1次,可杀死种子表面或潜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经1~1.5天,当有8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当芽长1~1.5毫米时,温度降到13~20℃晾芽,待种子内湿外干时即可播种。⑻在4月12~18日,当地气温、床温分别稳定通过5℃、12℃时,用JK-600型全自动水稻秧盘播种机精量播种,一次完成秧盘输送、铺撒床土、浇水(用水量为一般为0.7~1.0千克/盘)、播种、覆土等工序。覆土厚度为0.7~1厘米。⑼播种量根据秧龄和插秧株数确定,一般为50~72千克/公顷,育中苗播干种、内湿外干芽种分别为100~120克/盘、120~144克/盘。⑽播后苗前棚温白天控制在30~32℃,夜间控制在20~25℃。秧苗1.5叶期,在晴天选背风向阳面的腰部或肩部通风炼苗,使棚温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20~22℃,株高在4.5~5.5厘米。秧苗2.5叶期,根据天气情况打开秧棚底部通风换气,使棚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8~20℃,株高在7.5~8.5厘米。秧苗3.5叶期,在晴天打开苗棚两头大通风炼苗,初期昼揭夜覆,后期揭去棚膜,昼夜通风炼苗,逐渐使秧苗适应田间环境,其间棚温白天控制在20℃左右,夜间控制在15~18℃,株高12.5~13.5厘米。⑾苗床浇水应根据秧苗确定。当早晨稻苗叶尖无水珠或挂水珠减少,以及中午叶片打卷时,特别是2.5叶期以后,随着育秧棚内温度升高,稻苗需水量加大时应在早晨或傍晚要及时浇水,防止高温晒死秧苗。浇水时要一次浇透,不能大水漫灌,更不能用冷水浇苗,水温要控制在15℃以上。在插秧前1天,苗床要浇1次透水。⑿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应依据棚内温度、秧苗叶龄、秧苗长势来决定。通风时要缓慢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以防温度、湿度聚变使秧苗发生非侵染性病害。以9:00~10:00开始通风及15:00~16:00闭膜保温为宜。⒀用工农-12/16型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药除草时,应在清晨或傍晚喷施,喷液量为0.05~0.07升/平方米。⒁在秧苗2.5叶期(离乳期),每平方米苗床用80%土壤酸度调节剂13~16克与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20~30克(尿素8~12克)混拌后均匀撒施,施后要立即喷一遍清水洗苗,防止烧苗。⒂壮秧标准:中苗秧龄在30~35天,叶龄为3.5~4.0叶,株高12~16厘米,根数10~16条,茎粗约0.3~0.5厘米,分蘖1~1.5个,苗茎扁平,叶挺直,有弹性,根系盘结,苗高、叶龄、叶色整齐一致。大苗秧龄在35~40天,叶龄为4.1~4.5叶,株高16~20厘米。

5月中旬至6月上旬

(插秧期至返青期)

防控对象:健身壮苗,预防冷害、潜叶蝇等,防治杂草。

防控措施:⑴适时早插,促进水稻分蘖早生快发,避开后期低温多湿天气,减轻病害。⑵插秧时池内保持“花达水”,便于机插秧、浅插秧,防止漂苗。⑶合理稀植,提倡水稻超稀植,保证田间通风透光,增强其抗逆性。⑷科学灌水,防御冷害,促进发育,减少病害。⑸及时烧掉发病稻草,禁止用病草苫房、垫田埂及入水口,以防传播蔓延病害。⑹保护和利用潜蝇茧蜂等天敌,控制潜叶蝇。⑺在稻苗返青后(约插秧后5~7天)、稗草1.5叶期,选用35%噁草·莎稗磷(21%莎稗磷+14%噁草酮)微乳剂370~525克/公顷、37%噁·氧·莎稗磷(9%噁草酮+12%乙氧氟草醚+16%莎稗磷)280~333克/公顷、68%苄嘧·苯噻酰(64.8%苯噻酰草胺+3.2%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63~816克/公顷、35%苄·丁(33.5%丁草胺+1.5%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25~787.5克/公顷、28%吡嘧·丁草胺(26.6%丁草胺+1.4%吡嘧磺隆)504~630克/公顷、45%噁草·丁草胺(10%噁草酮+35%丁草胺)600~800克/公顷拌肥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持水层5~6厘米,淹过稗草心叶,保水5~7天,其后正常管理。⑻稻苗返青后,结合施药追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技术要点:⑴一般在5月13~20日,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13℃时,选用2ZPY-H530型水稻钵苗行栽机、2ZT-9356型机动水稻插秧机、KP-450/800型乘坐式插秧机适时插秧,行距30厘米,采用超稀植技术穴距为15~20厘米。插秧过早,秧苗耐低温能力差,易产生低温障碍,插后不发苗;插秧过晚,浪费积温,易贪青晚熟,减产。⑵插秧深度在1.5~2.0厘米之间,以利于秧苗早返青、快分蘖。⑶插秧采用秧苗大小应根据品种熟期和插秧方式来确定。机械插秧一般采用中苗,人工插秧采用大苗。⑷插秧株数一般为3~5株/穴,若采用超稀植技术株数为2~3株/穴。插秧要做到插浅,插齐,插直,方田四角四边插满,插足,不漏插。边插秧边同步补苗。⑸随起秧随运秧随插秧,做到“三不插”,不插冷水秧、不插烈日秧、不插隔夜秧。⑹插秧密度应根据品种特征特性、秧苗素质、土壤肥力、插秧时期和插秧方式来确定。晚熟品种、分蘖力强的品种、壮苗、施肥水平高、平原区、插秧早的和栽培水平高的宜稀插;早熟品种、分蘖力弱的品种、弱苗、山区、插秧晚的和栽培水平低的宜密插。⑺用7DL-22/25型四驱水田多功能运苗机运苗时,不要挤得过紧。⑻往插秧机装秧时,秧块连接部分要靠紧,不重叠。⑼一般中小苗、晚熟品种先插,大苗、早熟品种适当晚插。⑽插秧均在水耙后沉淀2~3天“花达水”(水深1厘米左右)时进行作业,使泥把住秧苗。插后及时灌苗高2/3深的水层护苗,促进返青。稻苗返青后,及时将水撤至稳定浅水层(约3.3厘米),增温促进分蘖争大穗。缺水时补水。⑽机插作业时不勾秧、不伤秧,作业后不漂秧。⑾返青后,立即追分蘖肥,增加低位有效分蘖。分蘖肥施用量一般为尿素50~60千克/公顷或硫酸铵100~130千克/公顷。总之,插秧应在5月25日前必须完成,否则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6月中旬至7月下旬

(分蘖期至孕穗期)

防控对象:预防倒伏、冷害、干旱、内涝、二化螟、叶鞘腐败病、胡麻叶斑病等,防治杂草、负泥虫、纹枯病、叶瘟病、白叶枯病。

防控措施:⑴合理排灌,采用浅、湿、干交替灌水,避免深水漂苗、淹苗,以水调热、调气、调肥,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抗病力。⑵合理追肥,以肥促长,以肥促蘖,培育健株,防止倒伏,提高分蘖穗结实率。⑶适时晒田,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的环境,控上促下,促进壮秆大穗。⑷保护和利用负泥虫金小蜂、螟蛉瘤姬蜂、负泥虫沟姬蜂,以及青蛙、白绒茧蜂、螟黑纹茧蜂、褐腹瘦姬蜂、粘虫白星姬蜂等天敌,分别抑制负泥虫、二化螟。⑸在稻田周围设置性诱剂诱捕器,诱杀二化螟成虫。⑹在插秧后15~20天(约6月中旬)、杂草4~5叶期,选用40%2甲·灭草松(10%2甲4氯+30%灭草松)水剂480~600克/公顷、25%灭草松(苯达松)悬浮剂937.5~1125克/公顷,作茎叶喷雾处理。⑺在水稻负泥虫(背粪虫)幼虫为害盛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可选用25%喹硫磷(爱卡士)乳油1000~1500倍液、20%哒嗪硫磷(杀虫净)乳油500~600倍液于清晨露水未干时进行喷雾,兼防二化螟(水稻钻心虫)。⑻在水稻封行后或纹枯病(花杆病)发病初期(约6月末至7月初),可选用40%敌瘟磷(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30%菌核净(纹枯利)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5%井冈霉素(有效霉素)水剂500~750倍液、27%甲硫?已唑醇(24%甲基硫菌灵+3%已唑醇)悬浮剂2500倍液、75%灭锈胺(纹达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施于稻株下部,也可用22%井?杀虫双(2%井冈霉素+20%杀虫双)水剂800倍液喷雾,兼防二化螟。⑼在稻瘟病叶瘟始发期(7月上中旬),可选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丙硫多菌灵(施宝灵)悬浮剂500倍液、50%四氯苯酞(稻瘟酞)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三环唑(克瘟唑)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也可用25%咪鲜胺锰盐(施保功)乳油1000倍液喷雾,兼防水稻胡麻叶斑病(火风)。⑽在水稻孕穗期或白叶枯病(地火烧)发病初期,可用20%叶枯唑(叶枯宁)可湿性粉剂300~375克/公顷弥雾。也可用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水剂500倍液混加5%井岗霉素(有效霉素)6000倍液混加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喷雾。或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兼防稻瘟病穗颈瘟。⑾及时灭除田埂、渠边杂草,拔除田间大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减少虫源。⑿结合田间管理,拔除病株,预防恶苗病。⒀及时疏通、修补排水渠道,以防内涝。

技术要点:⑴合理排灌,分蘖时浅水勤灌,适当晒田促根。有效分蘖末期(约6月末至7月初)灌水10~12厘米控制分蘖,对生育过旺、叶色浓绿、叶片披垂的田块,应彻底排水晒田5~7天,促进水稻生长,增强稻株抗病力。分蘖后要浅水间歇灌溉,以利通气扎根,促进泥面根的生育。水稻颖花分化期间歇灌溉,灌水5~7厘米,落水紧泥,促根下扎防倒伏。水稻减数分裂期(约在抽穗前10~15天),若夜间遇到17℃以下的低温天气,要灌10~15厘米的深水护胎,防止障碍性冷害。⑵水稻分蘖高峰期,对长势过茂、叶黑、下坡,不出现拔节黄的地块,一定要排水晒田。晒田程度以田面发白,地面有裂纹,池面见白根,叶色退浅,茎秆挺直为宜。⑶在抽穗前15~20天(约7月10~15日)追穗肥,即在拔节黄出现,倒二叶(剑叶下一叶)露尖时施入,防止水稻颖花退化,增加颖花数。穗肥施用量一般为60~80千克/公顷,氮钾之比为1:1.8。若遇低温或贪青晚熟情况可少施,反之应增施。⑷使用NS—15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药除草时,喷液量为450升/公顷。喷药时田面保持地皮水,施药后3~5天恢复正常灌水。⑸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200克,对水15千克,对准田埂等处杂草定向茎叶喷雾。⑹用东方红-18型背负式弥雾喷粉机作业时,应在稻田顺风向喷撒药粉。在使用长薄膜喷管喷粉作业过程中,为防止喷管尾部没有药粉,应随时抖动喷管使喷粉均匀。⑺使用飞机喷洒药液防治稻瘟病时,飞行高度为5~7米,速度为160~170千米/小时。

8月至9月

(出穗期至成熟期)

防控对象:预防早衰、内涝、草害、细菌性褐斑病、鼠害等,防治谷粒瘟、稻螟蛉。

防控措施:⑴适当灌水,促进水稻开花授粉、灌浆、结实,防止早衰。⑵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避免病菌的发育和传播。⑶利用害虫的趋性,在稻田设置黑光灯、高压汞灯、频振灯等诱杀害虫。⑷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割净水渠和田埂上的杂草,降低翌年草苗和虫口基数。⑸叶面追肥,保证稻株健壮生长,增强其抗逆性,促进早熟。⑹保护和利用蜘蛛、螟蛉瘤姬蜂、螟蛉绒茧蜂和稻螟赤眼蜂等天敌,抑制稻螟蛉。⑺在抽穗期后10~15天或稻瘟病谷粒瘟发病初期,可选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春雷霉素(加收米)水剂250倍液混加25%咪鲜胺(施保克)乳油350倍液喷雾,兼防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鞘腐病)。⑻在稻螟蛉(双带夜蛾)2龄幼虫盛发期,可选用25%杀虫双(虫无双)水剂400倍液、42%三唑磷(三唑硫磷)乳油700~1000倍液、80%敌敌畏(二氯松)乳油1500倍液、50%杀螟硫磷(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40%乐果(大灭松)乳油2500倍液喷雾。⑼适时机械收获稻田,实行单收获、单运输、单晾晒、单装袋、单贮藏。⑽及时清除、烧毁田边杂草和病残体,消灭菌源。⑾经常检查贮粮仓库温度,做好通风工作,以防发热,造成损失。⑿贮粮的仓库放鼠夹。

技术要点:⑴抽穗开花期保持水层3~5厘米浅水,以提高水温、地温,调节株间温度,利于开花授粉。若抽穗前5天左右,发现有贪青徒长现象,应撤水晒田壮秆攻大穗,见穗后再恢复水层。水稻灌浆后,采用间歇浅水灌,干干湿湿的花达水灌水,使水气交替,以气养根,以水保叶,促灌浆,防早衰,活秆成熟。蜡熟初期采取以干为主的间歇灌溉,灌一次水后,3~4天内不排不灌,任其自然落干,再灌下一次水,以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根的活力,以利养叶,籽粒饱满。蜡熟末期灌最后一次水,断水不宜过早,防止早衰、青枯。在黄熟初期,排除田间积水,使田水渗干,利于收割作业。若遇低温,可适当早排,高温年份或后期气温高,排水可适当拖后。⑵对不易排干的洼地要顺地势挖排水小沟,使稻田地水彻底排干。⑶草籽形成前拿一遍田间大草,若拿草后又长出新大草,应继续拿第二、第三遍大草。⑷在抽穗期追粒肥,增加粒重。一般用尿素20~30千克/公顷混加磷酸二氢钾1.5~2千克/公顷制成的水溶液,喷施叶面。⑸喷药时应注意避开水稻开花期,并选择在8:00~10:00或15:00~17:00时喷药为宜,以免影响水稻授粉。⑹蜡熟停灌后,及时收回水闸门,同时做好排水渠道清淤工作。⑺水稻完熟期选用4LB-145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4LZ-1.5A型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及时进行收获,防止水稻落粒掉穗,造成损失。⑻入库前,稻谷晾晒后,含水量≤15%。⑼每10平方米贮藏稻谷仓库设置鼠夹2~3盘,且早晚各检查一次。


编辑人员:曹哲玮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