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荸荠枯死症状的识别与防治

发布时间:2009-09-2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王迪轩 贾世宏
???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凤塘、杨学等村常年种植荸荠5000多亩,每亩效益高达七八千元,是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门路,但荸荠枯死的现象一直是困扰荠农的头等难题。引起荸荠枯死主要是遭受病虫危害造成,其外观症状看似相似,不易区别,如果不能准确及时地诊断,对症下药,常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品质和产量。
枯死原因
??? 引起荸荠枯死的原因有病害和虫害。病害有秆枯病、枯萎病、茎腐病。多以秆枯病和枯萎病为主,秆枯病发生最普遍,发病率高,易流行。虫害以白禾螟为主。
鉴别方法
??? 受害部位不同:秆枯病首先在叶鞘基部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枯萎病先在茎基部、根部发生,引起茎基发黑腐烂,矮化变黄,少数分蘖发生枯萎,再整丛枯死;茎腐病先在茎秆的中下部发生,产生暗灰色的不规则病斑;白禾螟首先使荸荠茎秆尖部褪绿枯萎。
??? 发生时间不同:秆枯病一般发生在荸荠封行前,即7月底至9月初;枯萎病在秧苗期就有发生,9月上旬表现明显;茎腐病一般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特别在封行后和雨后易感病;白禾螟第一代幼虫期常在附近莎草科、禾本科杂草上取食,以7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第二、第三代幼虫危害最重。
??? 外观颜色不同:秆枯病造成的枯死呈灰白色,俗称“白死”。枯萎病,整丛外观有“黄枯死”和“青枯死”两种。茎腐病使荸荠外观呈枯黄色至褐黄色。白禾螟使茎秆由上向下变为橘黄色枯死,俗称“红死”。
??? 危害症状不同:秆枯病先在基部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向上发展至整个叶鞘,最后病斑呈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或长短不定的黑色线条点。叶鞘病斑向上发展至茎秆,病斑呈梭形、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失水干燥后成灰白色,上有黑色小点。
??? 枯萎病表现为病茎基部软腐,茎基维管束变褐,地上失水的叶状茎,易拔起。田间缺水时,基部布满粉红色黏稠物,发黑腐烂的茎基保湿一夜后长出白霉。田间有发病中心。
??? 茎腐病在茎秆的中下部先发病,产生暗灰色不规则病斑,病健界限不明,病茎变细变短,湿度大时产生暗色稀疏霉层。
??? 白禾螟以幼虫咬食叶状茎基部,初期茎秆顶端由绿转黄,在距茎尖7厘米左右的茎秆上,可查到棕褐色的卵块,在距地面10厘米左右茎秆上有虫孔,茎秆内可见虫道、虫粪及灰白色幼虫,蛀孔椭圆形,边缘黑褐色。茎秆由上至下呈橘黄色枯死。
防治措施
??? 农业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关键的综合治理策略,推行轮作,及时清除病株,消灭病原体,老产区最好实行3年以上轮作,科学管理水肥,合理密植,重施基肥和有机肥,前期不偏施氮肥,结球期追施氮、磷、钾肥和锌、硼等微肥。用药防治前,必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
??? 化学防治:秆枯病: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喷5~8次。枯萎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600~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隔15天左右1次,共防5~6次。茎腐病:发现病株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402水剂2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天一次,连喷2~3次。白禾螟:在二三代孵化高峰后1~2天,用10%杀虫双水剂300~4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每667m2用果虫净100~150克,或5%锐劲特2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
??? 注意事项:在荸荠整个生长期不能使用抗生素——井冈霉素,否则会造成荸荠球茎肉质出现铁锈斑纹,甚至整个球茎呈黑褐色,导致经济价值降低。荸荠在大田生长期的病害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大雨过后及时喷药。为了避免病害产生耐药性,所用的杀菌剂应交替使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王迪轩 贾世宏)
编辑人员: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王迪轩 贾世宏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