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芋头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产量高经济效益可观,一些地方用低洼稻田改种芋头后,因长期连作,且在多雨年份时,疫病的发生与危害就会成为栽培中的主要障碍。一般病株率为10%-30%,严重地达50%以上,部分植株因病坏死,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症状识别。芋头疫病分布广,几乎在全国各种植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也危害球茎。叶片发病时,开始产生带轮状的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斑点,后扩大融合成大病斑,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有浓淡褐色相间的轮纹,病斑边缘常有暗绿色水渍状环带,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病部组织干枯、破裂和穿孔,严重时仅残留叶脉,全叶破裂呈伞状。叶柄受害,产生大小不等的褐色坏死斑,不规则,病斑周围组织褪绿变黄,相互连接致叶柄腐烂倒折,叶片枯萎。地下球茎发病,一般不易识别,但有时可见部分组织变褐腐烂。芋头疫病与炭疽病有时混合发生,其症状不同点有:炭疽病病斑发病时,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显,斑外黄晕亦明显,斑面病征为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盘);疫病病斑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模糊不清,无明显黄晕,病征为浅薄白霉(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
流行规律。芋头疫病多于夏秋发病,侵染危害的病原属鞭毛菌芋疫霉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芋球茎内或病残体上越冬,也能产生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带菌种芋为主要的发病初侵染源,种植后形成中心病株。因此,凡是连作的田块因病源积累多,发病重。温暖高湿,降雨频繁且雨量大时更有利于发病。此外,地势低洼、偏施氮肥、过度密植和长势过旺的田块发病重。不同芋头品种间的抗病力有差异,水芋比旱芋抗病,香芋比红芽芋、白芽芋抗病。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1.选用无病种芋。防止病区种芋向无病区扩散,选用抗病品种,最好在无病田选种、留种,采用无病种芋,以减少和杜绝种芋带菌传播危害。2.实行轮作。芋头忌连作,最好选择2-3年未种过芋类作物且排灌条件好,水源洁净的地块种植,一般不选蔬菜地种植,亦可与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轮作。3.实行高厢单行种植。做到厢直沟通,条沟通围沟,有利于方便排灌,调控田间湿度。4.加强田间检查。一旦发现发病病芋,必须及时拔除,带出田外处理,减少发病侵染源,并及时对病穴消毒灭菌,一般于每穴穴内及周边撒施生石灰200-300克。药剂防治:1.种芋处理。栽种前,采用64%恶霉.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芋5-10分钟消毒。或者栽植前用58-60℃温水或25%炭特灵600倍液浸泡种芋10分钟。2.发病初期喷药。发病前喷施30%氧氯化铜悬浮剂加75%百菌清(1:1)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加75%百菌清(1:1)1000-15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喷施宝胶悬剂800-1000倍液,或25%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交替喷施,每7-15天1次,连喷2-3次。此外,发现初侵染病株或遇午后阵雨天,及时选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亦可采用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吡唑醚菌.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40-50克/亩)1000倍液,选晴天露水干后喷雾。隔7-10天施1次药,共用药2-3次,两种药剂同时施用或数种药剂轮换施用防效更佳。也可用上述药剂稀释液按每穴200-300毫升浇施,7-10天后第二次施药,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淋应及时补喷。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