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甘膦价格翻倍,草铵膦机会来了,教你一招科学复配效果翻倍
由于今年草甘膦价格翻倍,性价比大不如前了,而草铵膦的价格变化不大,不少种植户转向用草铵膦进行除草......
要防除牛筋草、小飞蓬等难除杂草,一般也都选用草铵膦,而且草铵膦对土壤、作物根系、后茬作物的影响较小。但是在除草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单用草铵膦除草效果不好或者不能除根易复发的情况,不少种植户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可针对不同杂草,采取复配多种除草剂进行增效,如2甲4氯钠、烯草酮、精喹禾灵、丙炔氟草胺、乙羧氟草醚、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等,用得好可以效果翻倍。
草铵膦的特性:
草铵膦是膦酸类除草剂,是谷氨酰胺合成抑制剂,导致杂草体内氮代谢紊乱,铵的大量积累,叶绿素被破坏,光合作用受阻而逐渐死亡。草铵膦的传导性较差,但可以随蒸腾作用在木质部内向上运输,也可在韧皮部向地下部分运输。草铵膦的积氨作用需要大量吸收药液,所以喷雾过程中适当加大用水量而不是简单加大用药量及用药浓度,用水少则杂草表面药液少,通过蒸腾作用进入杂草体内的有效成分少,效果差。一般适温高湿强光的条件下除草效果好,温度过高或过低(15℃以下)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而影响除草效果。
草铵膦对一年生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也可以防除多年生杂草,适用于防除牛筋草、小飞蓬等。草铵膦的缺点是不死根、对一些阔叶草效果较差,若要效果好,又想省时省工,可以考虑复配方案。
草铵膦复配方案:
(1)、草铵膦+2甲4氯(钠):既有复配制剂也有两种单剂混用。①除草范围广:草铵膦加上2甲4氯后,除草范围更广,成为一年生禾本科与阔叶杂草的克星。尤其对小飞蓬、牛筋草、马齿苋、香附子、莎草等最难防治的恶性杂草特效。②速效性更好:草铵膦加上2甲4氯后,一般施药当天杂草表现出中毒症状,2~3天杂草开始变黄枯死,5~7天大量杂草枯死,10天左右全部杂草死亡。③除草更彻底:草铵膦加上2甲4氯后,克服了草铵膦不除根的缺点,能将药剂传输到根茎处,将杂草连根杀死。④持效期更长:该配方由于能将杂草连根杀死,杂草不易复发,持效期大大延长,一般持效期可达30天左右。⑤耐低温性性好:该配方在低温下也可以发挥出较好的除草效果,只要温度能超过10℃,就能有较好的除草效果。
(2)、草铵膦+烯草酮:烯草酮是大豆、油菜等阔叶作物田里常用的茎叶除草剂,对于大多数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有效,所以这个复配方案主要增强对牛筋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是防除牛筋草的主要配方之一。
和烯草酮一样适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将其与草铵膦复配可以增强对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增效作用很明显。防除芦苇、茅草、狗牙根等,可以试试草铵膦+高效氟吡甲禾灵这个配方。
(3)、草铵膦+双氟磺草胺:双氟磺草胺是小麦田阔叶除草剂,内吸型传导型除草剂,对猪殃殃、繁缕、蓼科杂草、菊科杂草等有很好的防效,是防除小飞蓬的主要配方之一。
(4)、草铵膦+乙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是小麦田阔叶除草剂,这个配方可以增强对铁苋菜、马齿苋、反枝苋、小藜、苘麻等阔叶杂草的效果,对小飞蓬也有不错的效果,见效快,可能出现不死根的情况。
(5)、草铵膦+丙炔氟草胺(增效明显,杀草谱广、除草速度快、持效期长)、结合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丙炔氟草胺配合草铵膦使用,比配合草甘膦使用对抗性杂草的防治效果要好,当然使用剂量上面也有所不同,在配合草铵膦除草时,针对禾本科和阔叶类除草加快速度只需要添加2g/亩,但对于防治抗性小飞蓬则需要亩用至少3g。针对抗性牛筋草防治则需要提高至3.5-4g/亩的用量。
(6)、草铵膦+氯氟吡氧乙酸:能很好地防治空心莲子草和竹节草。(如果仅仅用草铵膦防治这两种草的话,草当时会出现发黄,部分掉叶现象,但是10天后就返青了。)
(7)、草铵膦+乙羧氟草醚:能很好防治马齿苋。(仅用草铵膦时,马齿苋也会返青现象。)和乙羧氟草醚一起运用,可以迅速被叶柄消化在杂草内部进行传送。当作用到上方时,可以抑制顶端成长发育,使叶片成长发育受阻不能一切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叶子慢慢枯萎歪曲,与此同时还能够将药力传送到杂草根处,推动根处体细胞出现异常瓦解,使牙根慢慢增大。这时杂草根处没法消化吸收土壤层中的营养物质,叶茎慢慢歪曲,不可以往上传送营养元素,主茎慢慢身亡。
另外,与草铵膦复配的方案还有草铵膦+乙羧氟草醚+精喹禾灵等。
还有部分种植户觉得把草铵膦和草甘膦混用,能够提高杀草的药效,真是这样的吗?其实并不是。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混用。因为草铵膦是触杀性药剂,草甘膦是内吸性药剂,草铵膦一般使用后3天就见效了,而草甘膦使用7-10天才见效,一起混用时,肯定是草铵膦先发挥作用,就会直接触杀了作物的叶片,作物的叶片已黄化、死掉,那草甘膦就不能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所以说,两者最好不要混用。
使用草铵膦配方效果翻倍的关键点:一是看非耕地、果园等田块杂草发生类型,根据杂草种类定配方;二是根据杂草抗性、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等调整用药量,使用草铵膦尽量多用水量;三是加入浸透、有机硅等农用助剂,增强渗透、展着性,提高药效。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