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有机草莓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3-2-20 16:48:54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王迪轩 蔡治平 徐军辉

冬天上市的草莓即将栽培,据笔者近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生在湘北地区有机草莓上的主要病虫害有近20余种,因此需采取农业的、生态的、生物的、物理的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一旦预防失控,要适当选用一些有机农业可选用的药剂进行防治。具体措施推荐如下。

一、预防措施

1. 农业防治 首先是实行一年一栽制,搞好轮作。在种植水稻的地区,利用夏季种水稻,水旱轮作;其次加强栽培管理,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抗(耐)病品种,定植时去除病苗,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适当稀植,最好用软管喷水,并适时中耕;最后平衡施肥,培育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土壤,并及时摘除病老叶,集中烧毁,彻底清理残枝病叶,消灭病源。

2. 生态防治 一是高温闷棚。将棚室温度提高到35℃,闷棚2分钟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3次,除了防治灰霉病等病害外,对白粉病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二是利用太阳能高温进行土壤消毒。在草莓采收后,将田间的草莓植株全部挖除干净后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浇足水后地面覆膜20~30天,利用炎热夏秋太阳使地温上升至50℃左右,进行土壤消毒。三是太阳能淹水加添加剂消毒法。在7-8月份高温休闲季节,大棚土壤表面撒施石灰、炉渣粉、炒至黄褐色的稻壳、麦糠或切碎的麦秸、腐熟的有机肥(鸡粪等),翻地后将地边起垄0.5m高。按上述整地后土壤浇足水覆膜,强光照射膜下水温能达48~60℃,持续15~20天能有效杀死多种病原菌和线虫,除膜后10天就可定植。四是利用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6、7、8月份草莓拉秧后,清园后每亩撒施石灰氮100~150kg,切碎麦秸秆或稻草300~400kg,用旋耕机均匀旋入土中,然后灌水后封严地膜,利用太阳能使膜下温度达50~60℃,甚至60℃以上,持续15~20天,处理后除去薄膜,经过10天即可定植。

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主要有小茧蜂、细蜂、姬蜂等寄生性天敌50余种;释放天敌,可释放胡瓜纯绥螨、七星瓢虫、草蛉等天敌。

4. 物理防治 除在通风口设置尼龙纱做挡虫网外,一是诱杀。利用蚜虫、白粉虱等的趋黄性,可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用泡桐叶诱杀地老虎,于傍晚摘泡桐叶平放田间,露地栽培要压土防风,早晨到枝叶底下扒找地老虎幼虫,将其杀死。或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在田边、地埂上撒石灰或草木灰防治蛞蝓。二是银灰膜避蚜。蚜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差异很大,银灰色对传毒蚜虫有较好的忌避作用。可减少用药1~2次,同时早春或晚秋覆膜还起到增温保温作用。三是硫磺熏蒸预防灰霉病等。在大棚内每100m2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g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大棚盖帘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分钟。此种方法对蜜峰无害,但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以免硫磺高温产生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注意:如果硼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酌减药量。

二、治疗措施

1. 草莓蛇眼病 发病初期,或选用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或30%碱式硫酸铜SC400倍液,或14%络氨铜AS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WP500~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WP 500~600倍液,或2亿活孢子/g木霉菌WP200~3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10天喷1次,共2~3次。

2. 草莓灰霉病 花序显露至开花前,选用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或用2亿活孢子/g木霉菌WP500倍液,或0.3%黄酮·苦参碱·小檗碱AS200~300倍液等喷雾防治,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或药剂混合施用,以延缓抗药性。大棚草莓,特别是扣棚后对药剂非常敏感,各种药剂要按低限浓度喷施,同时不得随意与其他药剂、微肥混用,以免产生药害。也可在病害初期或发病前,每亩用10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40~60g,对水50~75kg喷雾,或用10亿活芽孢/gWP600~800倍液喷雾,施药时注意使药液均匀喷施至作物各部位,间隔7天再喷药1次,可连续喷药2~3次。

3. 草莓白粉病 苗期防治要彻底,防治此病以石硫合剂效果最好。大棚覆膜前要细致地喷1次药,把草莓植株附着的病菌彻底消灭。该病一旦发生,很难根除。如果需要在大棚里喷石硫合剂,必须稀释0.3波美度以下,否则有可能发生药害。可选用0.5%蛇床子素SLX450~750倍液,或0.3%丁子·香酚SL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天再防1次。施药时,应几种农药交替使用,以免白粉病菌对单一农药产生抗药性。

也可在病害初期或发病前,每亩用10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 40~60g,对水50~75kg喷雾,或用1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600~800倍液喷雾,施药时注意使药液均匀喷施至作物各部位,间隔7天再喷药1次,可连续喷药2~3次。

将1000000孢子/g寡雄腐霉WP 7500~10000倍液从草莓花期开始叶片喷施,能有效预防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还能提高系统抗性,增强抵御病害的能力;另外,病害发生初期,使用1000000孢子/g寡雄腐霉WP7500倍液喷施,可以有效杀灭病害,防止病害蔓延。

 

4. 草莓炭疽病 可选用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WP700倍液,或10亿活芽孢/g枯草芽杆菌WP600~800倍液喷雾,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7~10天一次,连喷2~3次,喷药应均匀、周到。

5. 草莓枯萎病 发病初期,用0.3%丁子·香酚SL600倍液喷雾,15天1次。用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WP100倍液浸种,或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WP3000倍液泼浇,或每亩用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WP440~680g,对水80~100kg灌根。播种前种子用该药剂100倍液浸种30分钟,浸种后的余液泼浇营养钵或苗床;育苗时的用药量为种植1亩或1公顷地所需营养钵或苗床面积的量折算,移栽定植时和初发病前始花期各用1次。

6. 草莓青枯病、草莓软腐病、草莓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或浇灌,可选用14%络氨铜AS350~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WP500~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WP500~800倍液等,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7.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 一旦发现病株,根部可浇灌0.3%丁子·香酚SL600倍液。

8. 蚜虫 在发生初期,可选用5%除虫菊素EC2000~2500倍液,或10%烟碱EC500~1000倍液,或0.3%苦参碱AS400~600倍液,或2.5%鱼藤酮AS400~500倍液,或0.5%藜芦碱醇溶液400~600倍液,或0.65%茴蒿素AS300~400倍液,或1%蛇床子素EW4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9. 蝼蛄、小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 栽苗后每亩垄间沟施20亿活孢子/g白僵菌DP1500g,拌细土15~25kg;或50亿活孢子/g白僵菌DP600g,拌细土15~20kg,施后即盖土保湿;或50亿活孢子/g白僵菌WP800~1000倍液浇灌;或用1%苦参碱拌细土5~10kg,穴施或条施于土中。

10. 白粉虱 发生高峰期,可选用0.3%苦参碱AS400~600倍液,或5%鱼藤酮SLX400~600倍液,或0.3%印楝素EC1000~1300倍液,或2%烟碱EW800~1200倍液喷雾,或把蜡蚧轮枝菌DP稀释到每毫升含0.3亿孢子的孢子悬浮液喷雾。

11. 茶翅蝽、麻皮蝽等蝽类害虫,大青叶蝉 每亩用10亿个活孢子/g白僵菌WP50~100g,先用少量水将菌粉调匀,然后稀释800~1000倍液喷雾。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