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柑橘衰退病诊断与防治
截至目前,广西柑橘种植面积已超过57万公顷,其中主要以砂糖橘和沃柑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的沃柑种植面积接近20万公顷,已成为广西柑橘产业的支柱。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柑橘行情下滑严重,直接导致田间管理水平下降,沃柑种植区域黄化现象(衰退病)普遍发生。部分沃柑果园内树体黄化现象(衰退病)发生率在5%~30%,果园僵果(碎叶病+衰退病)发生率在3%~15%,已成为制约柑橘产业特别是沃柑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沃柑病毒病包括衰退病、碎叶病、黄脉病、裂皮病、萎缩病等几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衰退病和碎叶病。据试验统计,二者合计发病率几乎为所有病毒病的90%以上。
一、柑橘黄化的原因
1. 水涝黄化。积水引起的黄化现象比较多,夏季往往雨量很大,果园排水不畅,形成涝害引起柑橘根部腐烂造成黄化。解决方案:雨季要做好果园排水,做到涝能排,旱能灌。及时清园清淤,雨水过后及时翻耕土地,并及时追肥补充树体营养。
2. 环割黄化。由于保花保果的需要,进行环割,也就是将植株主干或者主枝的韧皮部切断,减少树体对根系的营养供应,暂缓根系的生长势,抑制地上新梢的营养生长,减少因梢果争肥造成落果,有利于幼果的生长发育。但使用不当,如多次环割或环割口较深,伤及木质部,造成伤口不能愈合,根部长时间缺乏营养,易导致树势早衰、黄化甚至果树死亡。表现症状是环割口长时间不愈合或愈合不好,全株新老叶片均匀黄化。解决方案:正确环割,不留隐患。
3. 肥料烧根黄化。施肥不当,肥料烧根引起的黄化现象也经常出现,特别是柑橘抽梢次数较多、幼果膨大都需要很多肥料,有时施肥方法不正确或者肥料没有充分拌匀,特别是有机肥没有完全腐熟或者肥料中缩二脲和其他有害物含量过高,同时采用环形沟施肥,造成伤根黄化。表现症状是全株叶片均匀黄化,老叶片叶脉黄化,严重时有大量落叶现象。解决方案:正确施肥,事半功倍。
4. 过度挂果引起黄化。沃柑当年花果量大,如果为追求当年产量通过多次喷施激素强行保果,易导致果树积累的营养在短时间内被果实抽空,又没有及时进行营养补充,造成树体衰弱黄化,这是造成果树大小年现象的主要原因。树体衰弱后极易引发潜在的病害。表现症状是全株叶片均匀黄化,无新梢或只抽发少量新梢。解决方案:对于结果过多的果树要及时疏果、重施有机肥和平衡型复合肥,促进抽出秋梢,为明年的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5. 黄龙病黄化。柑橘被黄龙病菌侵染后,根部受损吸收能力下降,造成锌锰元素缺乏,导致柑橘新梢叶片变小黄化、长度变短、根部由于缺乏生长素不能生长而腐烂,造成黄化,果实异常。解决方案:按照黄龙病处理方案进行防治。
6. 其他病虫害引起的黄化。病虫害引起的黄化是造成柑橘黄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柑橘黄龙病以外还有柑橘线虫、天牛、脚腐病、脂点黄斑病和病毒病等引起的黄化。特别是柑橘线虫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果园容易发生,柑橘受害后树势衰退、叶片黄化、影响开花结果。天牛、脚腐病为害后则会引起整株均匀黄化同时还有落叶,严重时整株死亡。
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给柑橘产业带来极大的损失。但是近年来,桂南、桂中地区的沃柑种植区域迎来了一种新的病害,而且它的危害丝毫不亚于黄龙病,这就是柑橘衰退病。柑橘衰退病危害极大,柑橘一旦感染上该病不仅产量和果品严重下降,而且短时间内即可让健康的旺树迅速衰弱黄化,最终导致死亡。
柑橘衰退病是一种可使健康树在短时间内出现树势严重衰弱黄化的病害,该病是由线状衰退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带病苗木和接穗嫁接传播,另外在田间通过橘蚜、棉蚜、橘二叉蚜和锈线菊蚜等蚜虫传播,其中橘蚜是蚜虫类中传毒率最高的虫媒。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4-5月,9-10月发生严重。衰退病几乎可以危害所有的柑橘品种。根据笔者的检测结果发现,枳壳砧沃柑比较抗病。香橙、酸橘、红橘砧木沃柑更容易感染该病。近年来衰退病在我国所有的柑橘产区都有发生,并逐渐成为了柑橘的一种严重病害。
二、衰退病的症状识别与诊断
症状有三种,一是速衰型,即柑橘树体逐渐或快速衰退,甚至很快死亡,果实干挂树上。二是苗黄型,即苗木出现叶片黄化。三是茎陷点型,即植株出现矮化,树势开始衰退,剥开枝梢的皮层,可以看到木质部有明显的陷点或陷条,有时还会充胶,枝条比较脆弱,极易折断,叶片呈现主脉黄化,果实变小。
衰退病的病树首先从外表上看,可发现整株有明显的黄化,树弱果少而小,但和黄龙病的黄化还是有区别的。衰退病的黄化叶片虽然也会出现缺锰缺锌的现象,但主叶脉、侧叶脉和叶片均黄化,叶片失去光泽,且黄化部分往往带有少许黄绿色,还常伴有木栓化,病叶容易脱落。而黄龙病的黄化除了有缺锰缺锌的症状外,最大的特征就是黄龙病的黄化以主叶脉为中心两侧的黄化不均匀对称。
另外衰退病的发病树一般叶片较少,而且叶片灰暗淡黄,无光泽且非常脆,几乎不抽发新梢,甚至出现非正常开花现象。病树枝梢有时还会自上而下枯死,或病叶突然凋萎,明显矮化,病树枝梢脆,易折断。剥开病树枝干树皮,明显有凹陷点或凹陷条沟,继续剥开木质部导管可见褐色线条,严重阻碍了树体正常的营养运输,导致树体树势迅速衰弱黄化。
现已研发出柑橘黄龙病菌的检测技术,是国际上黄龙病菌检测灵敏性最高的方法之一,比常规检测技术灵敏性高10~1000倍。目前已建立柑橘黄龙病菌、柑橘溃疡病菌、柑橘黄脉病毒、柑橘衰退病毒、柑橘碎叶病毒、柑橘裂皮类病毒、温州蜜柑萎缩病毒共7种柑橘主要病原的分子检测技术。在对疑似样品进行检测的时候,笔者建议至少要进行三项检测:衰退病、碎叶病、黄龙病检测。往往有些果园三项病害同时存在,在还有黄龙病的情况下,如果只按照病毒病的治疗方法进行,防治效果不明显,必须对症下药。
三、柑橘衰退病的防治方法
1. 农业措施:首先,种植无病苗。到正规苗木基地引进健康的种苗,防止将带病的柑橘苗木引进产区。其次,清除发病树。发现果园已经感病、对于没有挽救价值的植株要及时做好标记,并统一砍除,然后把树桩和树根挖除干净,对树干枝叶统一集中烧毁处理后即可栽种新种苗。最后,建议株施生化黄腐酸1~2.5公斤,同时淋施腐殖酸肥200~300倍液,促进根部生长、恢复树势。
2. 药剂措施。一是针对防治病毒病等防治,按照以下方案进行:5%胺鲜酯AS1000倍液+5%氨基寡糖素AS 500倍液+30%毒氟磷·吗啉胍WP500倍液+海藻精1500倍液。3-4月的幼果期各喷1次,8-9月再各喷1次,全年共喷4次,两次间隔时间在15~20天。二是针对柑橘蚜虫防治,在柑橘新梢期要注重对柑橘蚜虫的防治,新梢开始萌发至新梢未完全老熟前坚持每隔一个星期喷药保护。药剂可选吡虫啉、螺虫乙酯、噻虫胺、噻虫嗪、异丙威、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啉、啶虫脒以及菊酯类农药等。
一般通过以上措施,衰退病病树会很快可以恢复转绿。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