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11-22 16:53:22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刘刚

猕猴桃褐斑病是一种由多主棒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侵染猕猴桃叶片引起褐色坏死斑,导致叶片提早落叶,是猕猴桃生长期为害严重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

一、 田间症状

褐斑病主要为害猕猴桃叶片。初期多在幼嫩叶片上形成褐色小圆斑,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中期典型症状为具有明显轮纹的褐色坏死斑,中央浅灰色,边缘深褐色,病斑直径12.5厘米,病健交界明显。后期多个病斑合并导致叶片大面积坏死,干枯脱落。

二、 发生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也可在黄瓜、扁豆、四季豆、蓝莓、草莓、金银花、红薯等其他寄主及其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病害初发期一般为6月底至7月初,盛发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季节流行动态曲线呈“S”形,属多循环病害,高温高湿易流行发生。

三、 预测预报方法

6月中旬开始普查和监测病害,当叶片出现病斑时可采用5点法进行调查,其中至少一个点有发病叶片。每个调查点固定3株树,每株树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调查中上部叶片,各方向调查25片叶。当病叶率达到3%5%时,结合天气预报适时进行药剂防治。

四、 综合防控技术

1. 选用抗病良种。猕猴桃褐斑病易发区应优先选择绿肉、黄肉类的抗病优良品种。

2. 农业防治。(1)冬季清园。猕猴桃落叶后至萌芽前1个月修剪枝梢,清理田间枯枝落叶,深埋或移出果园烧毁。同时应注意清除猕猴桃果园及其附近病原菌共同寄主黄瓜、扁豆、四季豆、蓝莓、草莓、金银花、红薯等的植物残体。(2)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57月叶面补施磷钾肥。夏季适当修剪,合理负载,增强树势。提倡树盘覆盖,行间生草,高温期间保持土壤湿润。

3. 物理防治。猕猴桃褐斑病重发区,建议搭建避雨大棚。根据立地条件、果园面积等因地制宜选择标准钢架大棚、简易钢架大棚、竹木大棚等。

4. 化学防治。结合冬季清园喷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春季萌芽前再喷施一次。发病初期可选用0.5%小檗碱水剂400500倍液,或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5003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40%苯甲·肟菌酯悬浮剂20002500倍液等喷雾。露天栽培方式间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23次。避雨栽培方式间隔25~30天施药1次,连续12次。采果前20天左右停止施药,采果后立即加施一次药剂保叶,注意交替用药。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