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小麦赤霉病怎么防治最有效?答案有了

发布时间:2024-5-27 16:47:10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余丽

当下正是小麦防治赤霉病的窗口期,尽管防治技术要求“无花早,白花迟,黄花打药正当时”,但种植户具体操作时常会出现N种疑问,那么防治专家们是如何正确解答的呢?

一、小麦“见花就打药”的“见花”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怎么准确去判断“见花”打药的时间?

1.“见花打药”的前提“正常情况”是什么情况?此处的“正常”情况不仅指播种期正常、田间墒情正常、年份气候正常、地里小麦长势正常,而且“见花打药”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地里小麦“见花”打药时是必须是晴朗的天气,如果小麦长势、麦田墒情、气候条件等属于“异常”情况,那么小麦“见花打药”的做法就不适合了,尤其是小麦“见花”时正好遇到阴雨天气就不能打药。所以小麦“见花打药”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在满足各方面条件都“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2.如何判断小麦“见花就打药”的“见花”时间?所谓小麦见花打药,指的是整个田地中小麦麦穗大约有5%左右的植株开花时,即小麦刚进入到扬花初期时或者地里小麦刚开始扬淡黄色花时,便是小麦“见花”打药的最佳时间。小麦扬花期一般只有2~3天,扬花初期花色呈淡黄色,扬花中期花色呈黄白相间,扬花后期花色呈白色。

二、小麦抽穗扬花期时,遇到晴天高温、阴天低温时、连续阴雨三种不同天气状况时,这药需要分别怎么打?

如果小麦在抽穗扬花期时遇到天气连续晴朗、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的情况,小麦抽穗、扬花次序通常会被打乱,会出现边抽穗、边开花的情况。此时需要在小麦齐穗期(有80%出穗)后立即打药,切不可等到小麦全部抽完穗后再打药,否则就嫌迟了。

如果小麦在抽穗扬花期时遇到天气阴云(阴天但没下雨)、气温较低、光照弱的情况,此情形下小麦基本上都会先抽完穗、然后才开始扬花,因此应选择在小麦扬花初期时打药是最合适的。

如果小麦在抽穗扬花期遇到连续阴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时,应当在小麦刚开始抽穗时或者在小麦刚出齐穗时,趁着停雨的间隙抢时间尽快先打1次药,等到连续阴雨天气过后天气晴朗时或者在第1次打药后5~7天时,及时补打1次药;如果等到天变好后或小麦扬花时再打第二遍药,则可能贻误时机防治不住麦田赤霉病。

三、小麦抽穗扬花期时,遇到田间因各种原因出现小麦抽穗不齐的情况时,应当如何打药?

此时先全田喷打1次药物预防病害,第1遍药打后5~7天或者雨天晴后再及时喷打第2遍药,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麦田赤霉病的发病率。

四、小麦抽穗扬花期时,扬花盛期时到底能不能打药?盛花期过后何时才能去打药?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喷打药物防治病害时,可以选在齐穗后,扬花前或扬花初期时或者扬花结束后,但就是一定不能在小麦盛花期时打药。因为小麦的扬花期一般只有短短的2~3天,而盛花期只有1~2 天左右的时间。在这2~3天的时间里病害造成的危害与花期药害的危害(直接造成小麦籽粒减少、有穗无粒、籽粒干瘪等大幅减产)相比,要“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必须等小麦扬花盛花期后,即顺利完成扬花授粉受精后再打药,否则得不偿失。

五、小麦抽穗扬花期打药时,选择什么时间段打药最合适、最不容易造成小麦发生药害?

小麦抽穗扬花期时打药,尤其小麦“见花打药”时,打药时间点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小麦集中开花、开花量最大的时间,或者说小麦开花最旺盛、最高峰的时间段是白天上午9~11点,别的时段开花量比较少。因此,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见花”打药防治病害时要重点避开上午9~11点,建议尽量选择在下午4~6点,这样可把药剂对小麦花期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六、小麦抽穗扬花期打药防治赤霉病时,打几遍药效果最好?

一般来说,打药防治赤霉病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因为此阶段是赤霉病侵染发病的高峰期。如果扬花期恰逢阴雨天气比较多,只打1遍药效果不能保证,建议连续打2遍药。第一遍药根据实际情况在齐穗到初花期时打,第二遍药在第1遍药后的5~7天再打。尤其是小麦抽穗扬花期多连续阴雨天气的地区,第二遍药必须打,一般两遍药就能控制住小麦花期赤霉病的发生。

七、小麦抽穗扬花期打药防治赤霉病时,可以选择哪些杀菌剂药物?

防治小麦赤霉病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丙环·福美双、戊唑醇·福美双、氰烯菌酯·戊唑醇、戊唑·咪鲜胺、苯甲·多抗以及氰烯菌酯、丙硫菌唑、叶菌唑、戊唑醇、咪鲜胺、烯唑醇等,使用多菌灵、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等药物的防治效果可能会差些。

八、小麦抽穗扬花期打药防治赤霉病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打药时除每亩搭配100克左右的磷酸二氢钾一起使用外,一是抽穗后到扬花期结束前一定不要进行田间浇水,否则容易导致小麦花粉掉落或花粉湿度过大而影响小麦正常授粉受精;二是防治药液要重点喷施小麦穗部,因为穗部是赤霉病侵染小麦植株最集中的部位。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