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拔节后即将抽穗,适期用药防好稻曲病

发布时间:2023-10-20 15:46:21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本刊编辑整理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过程表现为先急后缓。即在水稻破口后15~20天染病粒集中出现菌块外露现象,此后则不再大量增加。而水稻抽穗前7天左右即“大打苞”时用药最关键。防治稻曲病的用药时间过迟或过早防效均会下降,具体用药措施如下:

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 对稻曲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如果因前期用药不当导致稻曲病在田间显症后,喷施该药仍能将病粒上菌块中的病菌杀死,使菌块在天晴时干缩、脱落,减轻对周围健康谷粒的污染。可在田间大部分稻曲病病粒刚露出淡黄绿色小菌块时,每亩用该药6575毫升加水3040公斤喷雾,田间发病重的地段可以适当多喷药,能使田间的发病稻粒基本不散出孢子,大大减轻健康稻粒受污染的程度。

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 登记用于水稻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分别每亩推荐用制剂1525克、1525克、2030克。水稻田合理使用咪铜·氟环唑,对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均有良好防效,同时能预防水稻早衰,延长水稻灌浆时间,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登记在水稻上用于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分别每亩推荐用制剂1015克、1015克、1520克。该药杀菌谱广,内吸性强,持效期长,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其中嘧菌酯有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戊唑醇能延长叶片功能期。水稻田合理使用戊唑·嘧菌酯有明显防病保产增收效果。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登记用于水稻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分别每亩推荐用制剂1015克、1015克、1520克。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登记用于水稻防冶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分别每亩推荐用制剂3645毫升、2745毫升、3645毫升。该剂型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剂型优秀,混配性好,安全性高,适用于多种喷药设备,飞防效果优异;同时可以增强水稻茎秆韧性,提高抗倒伏能力;保护功能叶片,延长灌浆时间,增产效果明显。

用药注意:水稻破口前57天是首次用药防治稻曲病的关键期,此时应用高效药防治稻曲病,同时还可加三环唑、甲硫·三环唑、稻瘟酰胺等对穗瘟防效好的药兼治穗颈瘟;以后视天气等情况,在齐穗期或破口初期再用一次药巩固防病效果。实践表明,在水稻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分别混用戊唑·多菌灵和甲硫·三环唑防病,可有效防治稻曲病和穗瘟,同时兼防胡麻斑病、褐变穗等杂菌病害。水稻破口抽穗期有连续阴雨时,第二次用药时间不要等到齐穗期,可以在第一次用药后7天施药。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