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小麦等大田作物抗性杂草的防治密码
大田杂草种类繁多,不少杂草相似度颇高,危害造成的损失逐渐增加,在使用除草剂进行防除时,因为耐药性、敏感度及杂草种类差别,导致同样的除草剂对两种相似杂草的防效却大不相同。为此,我们必须首先要正确识别杂草,然后根据不同杂草选择针对性的除草剂进行精准有效防除,笔者现分享相似杂草的识别及对靶用药经验如下。
一、正确识别杂草,才能更好的防除
1. 牛筋草VS虎尾草
牛筋草,因其贴地有力不易铲除,茎和花柄极为结实,小孩用其逗蛐蛐,故又名老牛拽、蟋蟀草。属一年生杂草,根系极发达,秆丛生,基部倾斜。叶鞘两侧压扁而具脊,松弛,无毛或疏生疣毛,叶片平展。
虎尾草又名棒槌草、盘草,须根,根较细。幼苗葡散成盘状,绿色或暗绿色,基部淡紫红色,压扁。成株秆丛生,直立、斜生或基部膝曲,光滑无毛,除生穗的一节间为圆柱形外,其余均略扁平。
识别经验及防治方法:
一是两者未抽穗时整体比较相像,很直接的方法就是拔一拔试试,牛筋草根系发达,很难拔动。虎尾草正相反,根较细,易拔出。二是牛筋草茎下部呈白色,茎和叶鞘虽稍扁但坚韧厚实,虎尾草全草呈绿色,叶与叶鞘较牛筋草更扁更宽,有明显的白色交界处。
防治方法:玉米田苗后除草可选择烟嘧磺隆、烟嘧·硝磺·莠去津、苯唑草酮防除,荒地灭生可选择草甘膦、草铵膦复配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防除禾本科除草剂,使用时根据草龄的增长适当增加用药量,建议趁小防除。
2. 空心莲子草VS鳢肠
空心莲子草又名水花生,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叶片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有尖头,基部渐狭,叶面光滑,无绒毛。
鳢肠又名墨旱莲,成株茎从基部和上部分枝,被伏毛,绿色至红褐色,叶对生,无柄或基部叶具柄,被粗伏毛,叶片长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细锯齿。
识别经验及防治方法:
一是两种杂草在苗期还是比较相似的,叶形有些许不同但差别不是太明显。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空心莲子草的叶片光滑圆润,茎是圆桶形,光滑且中空,“空心”莲子草名副其实。二是鳢肠由于茎叶上被伏毛,摸上去比较粗糙且叶片较细长,茎部实心被折断后一会儿会变黑,别名墨旱莲中的“墨”字应是由此而来吧。
防治方法:水稻田可使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复配丙草胺等苗前封闭除草剂使用,水稻苗后使用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等阔叶除草剂防除,其他作物可根据不同种类选择合适的阔叶类除草剂。
3. 田旋花VS打碗花
田旋花为多年生草质藤本,近无毛。根状茎横走。茎平卧或缠绕,有棱。叶片戟形或箭形,全缘或3裂,先端近圆或微尖,有小突尖头;中裂片卵状椭圆形、狭三角形、披针状椭圆形或线性;侧裂片开展或呈耳形。花的苞片呈线形,与萼远离。
打碗花为一年生草本,全体不被毛,具细长白色的根。基部叶片长圆形,顶端圆,基部戟形,上部叶片3裂,中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侧裂片近三角形,全缘或2~3裂,叶片基部心形或戟形。花苞片大,紧包花萼,有二片,形状像一个碗打破后开裂,所以名字是打碗花。
识别经验及防治方法:
一是田旋花叶形多变,大多为卵状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整体给人感觉比较狭长。打碗花叶片多为披针状三角形、卵状披针形或盾形,整体给人感觉比较宽大。二是田旋花根微有褐色,打碗花根比较干净,白、脆、易断。三是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花苞片,打碗花的二片苞片较大,紧包花萼。田旋花的两个苞片很小,短线形,远离花萼。
防治方法:两者相比,多年生的田旋花耐药性更强,防除难度比打碗花要大,除草剂中对田旋花防效最好的是氯氟吡氧乙酸,也可使用2,4-滴、二甲四氯等成分防除,在玉米田使用时注意用量,以免激素类除草剂对玉米产生药害。
二、杂草抗性堪忧,防除重在对靶
除草剂抗性逐渐成为广大农业从业者面对的一大问题,草打了一遍又一遍,药剂用量翻了又一番,还是一地草,这究竟是杂草的抗性突发,还是用药的针对性不够强?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应对杂草抗性。
1. 应对杂草抗性,找对原因是前提。田里的杂草打不住,是对这种或这类药剂产生了抗性,还是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或交互抗性?今年我们作物技术部针对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田的恶性杂草,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区域采集了大量的抗性杂草种子,市场销售部门也根据地方问题杂草寄回种子进行了检测。经过试验验证,区域性杂草对不同药剂耐药性差异巨大。针对区域性杂草防除难题,我们能够根据当地杂草种子进行药剂的筛选,为以后的杂草防除提供除草方案,对靶精准用药才能解决杂草。
2. 应对杂草抗性,提前除草很重要。土壤封闭处理是目前大部分作物田必不可少的一个除草环节,只有进行了有效的土壤封闭,才能降低后期茎叶处理的难度;杂草出苗后,防除越早越好,杂草低龄时对药剂最敏感,把杂草“扼杀”在幼苗期,才能避免后期加倍的防治压力。
3. 应对杂草抗性,药剂的使用技术是关键。为什么有时同一种药剂在相邻的地块表现不同?为什么同一种药剂在同一田块不同的人施药的效果相差却巨大?那是施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只有在明确施药时期、施药方法,精准施药以满足药效发挥的条件,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只会让杂草抗性加剧。
科学的药剂选择和用药技术是化学除草的关键。让广大种植者明白如何选药,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用药,使杂草的抗性发展延迟,使作物丰收丰产,这是我们农业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努力追求和完善的方向。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