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电价市场化引发化肥价格上涨

发布时间:2009-12-16 来源:中国化肥信息网
???????电价上涨方案一出台,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化肥价格在低迷了一年多时间后,尿素、复合肥价格近期持续上涨。化肥价格从持续了一年多的谷底开始向上爬升。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定调,“将是进一步深化且加速”,“理顺价格体系、逐步市场化”是改革的大方向。我们看到,化肥生产原料、能源,产品价格和流通均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化肥行业市场化进程加速。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这一系列的动作,让化肥价格开始上扬。

  电价改革目标:

  让市场发挥作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出台了电价调整方案,自2009年11月20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据介绍,这次调整电价主要遵循“突出重点、促进环保、推进改革、关注民生”的四项原则,重点解决去年燃煤电厂上网电价提高对电网企业的影响;适当解决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电厂脱硫资金来源问题;按照电价改革的要求,同步推进销售电价结构调整,优化电价结构;继续推动城乡用电同价、商业与工业用电同价,研究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式电价,在保持居民基本用电价格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逐步理顺电价关系。

  电价改革利益链相对较长、涉及面最广。根据改革方案,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使电价及时反映煤价变化,将基础能源市场价格变化及时传递给电力消费者。“电价调整一小步,乃资源价格改革一大步。”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面对政府毅然拨动电价调整敏感神经的勇气,足见政府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而市场机制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关闭。对此,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博士表示,今年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不干预电煤合同价格谈判,意味着煤炭市场化改革跨出重要一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一位专家透露,目前天然气价格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只是在等待合适的出台时机。与化肥生产紧密相关的气电煤改革均开始或者即将开始。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并不是要涨价。价改的实质,是建立起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以及通过价格杠杆来促进资源节约,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价格协会会长王永治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2010年“改革的步子只会更大更快。”

  电价上调

  对氮肥企业挑战更大

  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8分钱后,氮、磷化肥企业将再次迎接市场化的挑战——氮肥企业尿素每吨生产成本将直接提高28~35元,磷肥也将面临生产成本的小幅上调。

  以广东省为例,根据11月20日粤价〔2009〕267号文,化肥(含小氮肥)生产用电价格的基本电价调整为14元/千伏安·月(变压器容量)和18.5元/千瓦·月(最大需量),广州、江门和茂名市的小氮肥生产用电价调整为48.31分/千瓦时。此前的标准是:广州、江门和茂名市的小氮肥生产用电执行每千瓦时46.2分的标准,基本电价执行9元/千伏安·月(变压器容量)或13.5元/千瓦·月(最大需量)。

  在尿素生产成本构成中,电力消耗是除煤或天然气等原料外的第二大成本构成,每度电价格上涨2.8分钱,相当于每吨尿素生产成本增加30元左右。电价上涨方案一公布,尿素市场马上出现了转强走势。

  业内人士认为,电价上调既使化肥企业生产成本刚性上升,又为化肥产品价格上涨带来了空间。中国氮肥能源消耗正在逐年降低,大型合成氨天然气工艺平均综合吨氨能耗在33~36.6GJ,煤气化工艺在48.43~57.6GJ;中小规模最先进的企业吨氨消耗原料煤1119千克、电耗1278千瓦时。磷肥行业磷铵吨耗电在70~80千瓦时。本次电价上调对于氮肥企业挑战更大。

  同时,目前正处于化肥销售淡季,此时调整电价能给企业留足2010年生产规划空间。在化肥行业供大于求的大格局下,企业应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上下功夫,适应国家对于化肥行业市场化改革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

  电价上涨对农业的影响

  电价上涨带动了化肥价格上涨。业内专家认为,化肥价格增长对下游消费者的影响在于:化肥消费量变化带来作物产量的变化:化肥成本变化带来农民收入的变化。什么情况下农民会减少用量呢?调查结果显示,化肥价格微量变化时并没有多少农民有减少施肥量的意愿。当每袋化肥价格增长几元时,90%以上的农民表示会照常购买。农民对此的解释是“只要种地就必须用化肥,价格涨多少都得用”。但当化肥价格每袋上涨10元时,照常购买的农民比例会下降到50%左右。随着化肥价格进一步上涨,照常购买的农民比例会继续下降,一般农民会选择少买或者购买其他替代产品。但值得重视的是,即使每袋化肥价格上涨50元(相当于增长50%~100%),不用化肥的农民比例仍然很低。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化肥价格对农民的购买意愿影响很大,但事实上对化肥用量的影响却不大。涨价会使农民不满意,他们有意愿去买便宜的替代品。近年来国内复合肥以及高浓度肥的用量大幅增加,而2009年却是低价肥、单质肥畅销,复合肥、高浓度肥滞销的局面,复合肥生产走入低谷。但2009年化肥消费总量变化不大。

  即使化肥价格增长,农民仍然要投入化肥,结果是种田成本上升,在农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导致农民收益下降。因此,很多专家提出直接补贴农民,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例如,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绿箱”、“黄箱”政策。中国现已使用的“绿箱”政策是政府一般服务支出、用于粮食安全目的的公共储备补贴、国内粮食援助补贴、自然灾害救济支出、农业环境保护补贴、落后地区援助补贴。“黄箱”政策包括对种子、化肥、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等。通常用综合支持量来衡量“黄箱”政策的大小,允许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黄箱”补贴占农业产值的5%,发展中国家为10%,中国为8.5%。中国农业补贴中的“黄箱”补贴支出主要包括:粮棉保护收购价格以及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

  但业内专家表示,这个思路从出发点上是好的,但具体做法值得商榷。因为中国化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施肥不科学,施肥量超过了最佳效益点。因此,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在保持或者节约化肥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作物产量才是长久之计。(中国化肥信息网)

编辑人员: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