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治
> 番茄潜叶蛾识别与防治
番茄潜叶蛾识别与防治
发布时间:2025-2-14 13:58:24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杨婧
番茄潜叶蛾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既可潜食叶肉,也可蛀食果实,还能为害顶芽及嫩梢嫩茎。幼虫孵化潜人叶片组织中取食叶肉,在叶片上形成细小的潜道,随着幼虫的生长食量增加,潜道变宽变大形成不规则的半透明斑,导致被害叶片皱缩、干枯。当虫口密度较高、幼虫龄期较大时,蛀食顶梢、腋芽、嫩茎以及幼果,蛀食顶梢时常使番茄生长点枯死;蛀食幼果时形成孔洞,导致果实畸形或招致病菌寄生、引发果实腐烂。幼虫尤其喜欢在果萼与幼果相接处潜食,导致果实脱落。番茄潜叶蛾世代重叠,年可发生10~12代,早期不易被发现,若不防治或防治不及时将造成80%~100%的番茄产量损失。
1.农业防治。除合理轮作倒茬、秋翻冬灌、夏季高温闷棚、定植前做好清园、选用无虫清洁苗外,要进行物理防治,具体措施:一是悬挂性诱捕器(在定植行中间平放性诱捕器3~5个/亩),适时更换诱芯,粘板粘满后及时更换,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减少危害。二是设置迷向管或迷向丝。交配干扰是目前最理想的技术措施,通过该项技术措施的应用,使害虫迷失方向,失去交配机会,减少虫卵大大减轻幼虫危害。
2.化学防治。作物定植后 20天可选用30%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随水滴入灌根,每亩50毫升。在卵孵化盛期选用1.8%阿维菌素水乳剂、24%虫螨腈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2%甲维盐水分散颗粒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40毫升、微生物制剂苏云金芽孢杆菌、鱼藤酮、短穗杆菌等,每隔5~7 天喷1次,连喷2~3次,交替用药,注意安全间隔期及喷雾浓度。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