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上唑®隆重上市,防治小麦赤霉病,挡不住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3-3-7 10:13:38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顾旭东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我国第三大禾谷类作物,从2021年全球小麦产量数据来看,我国小麦的种植产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7.6%。然而,由于我国小麦的种植范围大,气候条件复杂,生育期间各种病害等频繁发生,致使小麦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据调查了解,小麦发生最为普遍且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有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黑穗病等10余种。而据最新农药登记数据显示,小麦白粉病登记的农药产品数量最多,有467个登记产品;小麦赤霉病次之,有392个;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紧接着,有212个。由此可见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最重要的三大病害,也是许多农药企业针对相关农药品种开发的重点。


上唑®重磅上市,防治小麦抗性病害又添上佳作品

面对我国越来越严重复杂的小麦病害,尤其许多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锈病三大病害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也越来越差。上唑®(8%叶菌唑悬浮剂)由上海茵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上海赫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叶菌唑原药生产商)上唑®品牌的合作,强强联手打造的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新产品。

上唑®作为一款优秀的三唑类广谱杀菌剂,其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每亩仅需低用量的活性成分,即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在进行叶面喷洒后药液可通过叶片吸收传导进入深层植物组织,抑制孢子的形成和菌丝生长,达到杀菌效果;同时施药后对病害的有效防治周期长,省工省力;此外上唑®产品粒径细,药后能够迅速渗透进植物蜡质层,加上药物的高效传导作用,使得耐雨水冲刷性更胜一筹。由于上唑®所具有的低用量、高传导、防效好等特点,面对当下越来越严重的小麦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的发生情况,又增添了新的更有效的防治药剂和解决方案。


用数据说话,上唑®三病同防,与众不同显神威

1. 防病增产用数据说话

一款新产品好不好,实验数据最有说服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小麦扬花抽穗初期使用,每亩使用上唑®56-75ml(4.48-6g a.i/亩),对赤霉病防治有着良好防效,防效可以达到90%以上;同时根据多地试验的效果来看,上唑®在防治病害的同时,保护了旗叶等功能叶,防止叶片的早衰,增强了小麦的灌浆能力,具有植物保健增产的作用。上唑®在防治小麦病害的同时,有效的将小麦的营养生长转化为了生殖生长,使小麦的千粒重明显增加,促进了小麦的产量上提高,其增产效果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可,另外跟据2018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供的报告,使用叶菌唑悬浮剂(3-4g a.i/亩)与空白对照相比,小麦增产可达20%以上。

据2020上海浦东新区使用上唑®防治小麦赤霉病(田块伴随有锈病发生)示范实验显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前后用药2次。亩用药量75ml(6g a.i/亩),表现为麦穗健康,灌浆良好,小穗无病菌侵染,穗粒饱满,旗叶色泽亮绿;相较于空白对照,可以看出上唑®很好的治病防早衰,提质增产能力。

在2020年江苏宜兴试验示范数据,上唑®可以实现一药三防,即上唑®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都具有良好的防效。按照上唑®用量62.5ml/亩(5g a.i/亩),分别于4月2日和4月7日用药两次,针对防治小麦赤霉病,并伴有小麦锈病、白粉病发生的田块,施用上唑®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防效可以分别达到94%、98%、78%,对比使用氟环唑、戊唑醇等产品的田块,表现出更全面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控制以上三种病害。

2. 提高小麦品质顶呱呱

呕吐毒素是镰刀菌属等真菌的代谢产物,是一种真菌毒素,人和动物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呕吐毒素后会抑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造成呕吐、腹泻、厌食、恶心、神经紊乱等毒性效应。根据我国在粮食卫生中的规定《GB 2761-2011》,对于谷物及其制品中的呕吐毒素含量不能超过1000μg/㎏(1 ppm)。从下表可以看出用上唑®处理的小麦未检出呕吐毒素,这将有助于小麦品质的提升也将会给农户带来更多收益。


叶菌唑未来市场广阔,前景看好

叶菌唑属于三唑类的新型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是一种麦焦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麦焦甾醇生物合成,破坏真菌细胞膜透性和膜结构,抑制孢子的形成和菌丝生长。

据有关资料显示,叶菌唑的两种异构体都有杀菌活性,顺式结构抗菌活性高于反式结构。叶菌唑具有高内在活性,可以通过叶片进入植物组织深层,杀灭深层组织中的真菌;叶菌唑防治谱广,主要通过叶面喷洒,防治麦类赤霉病和叶锈病、玉米锈病、大豆锈病、油菜籽菌核病等;此外叶菌唑还具有生长调节作用,同时也可以达到使油菜籽增产的效果;叶菌唑对非靶标生物低毒,用量低而杀菌活性高,环境前景佳。自1993年上市以来,广泛应用于麦类、玉米、油菜籽、草坪等作物,无毒害事件发生和无抗性的产生,且与其它脱甲基抑制剂也无交互抗性现象产生。

叶菌唑特别适宜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黑小麦等作物,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壳针孢、穗镰刀菌、叶锈病、条锈病、颖枯病,大麦矮形锈病、喙孢属,黑麦喙孢属、叶锈病,燕麦冠锈病,小黑麦(小麦与黑麦杂交)叶锈病、壳针孢;对壳针孢属和锈病活性优异。相关研究表明,叶菌唑制剂产品对小麦赤霉病兼具优良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与多菌灵相比,用量较少,防效高,同时兼治小麦条锈病与其他叶部病害,对小麦的颖枯病也特别有效,是防治小麦病害的高效药剂;国外有关报道也认为叶菌唑可有效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目前上海赫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已取得叶菌唑原药相关的登记和生产,随着我国小麦赤霉病等病害近年来的严重发生,将给叶菌唑带来新的机会,发展空间巨大,值得关注。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