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减施方案将出台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但是农业生产中有个问题令人非常纠结。一方面,为了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时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另一方面,这些农资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增加生产成本。因此,人们对农药、化肥等农化产品,通常是毁誉参半。如何在两难选择中寻求一个折衷方案,以最小的农资投入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农产品收益,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植物病虫草害和土壤肥力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两个外在诱因。农药的使用有效预防、摧毁、控制了病虫草害;化肥尤其是氮肥的使用,提升了土壤肥力,是亚洲粮食产量在绿色革命时期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土壤和水质酸化,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污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通常,实际上只有不到1%的施用农药能够进入目标害虫体内,剩余的则会造成空气、土壤和水源污染。目前在中国,水稻、小麦、玉米的氮吸收有效率只有大约26%到28%,而蔬菜作物的吸收率不足20%,剩余部分则完全散失到环境中。
对农药的过度依赖既损害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加剧了害虫抗药性的恶性循环。这又导致农药开发利用的投资进一步增加,但虫害造成的作物损失几乎没有改观,目前基本与50年前相当,估计在30%到40%左右。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由于农药使用不当而引起虫灾爆发次数增加。
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特别是一些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耕地产出。
因此,农业部将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业部表示,要确保到2020年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并将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秸秆还田达到80%,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耕地酸化、盐渍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要保证作物产量不降,除了提高包括化肥来源在内的养分利用率外,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如改善种植技术、改良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完善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等。
专家指出,要做到减肥减药不减产,关键要靠科技投入。首先要对现代化农业的安全生产技术进行探讨、研究和推广,如采用生物多样化植物保护技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等以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这就需要制定综合的生态措施、采用综合的技术体系及相关的技术规程并加以推广。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农业生产向可持续集约化现代农业转变,实践也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其实,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药的科学减量使用。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有《植物保护法》、《农药管理法》等法规;二是在生产环节上加强科学用药培训,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及我国台湾省都专门立项支持开展安全用药培训;三是实行项目计划,法国、加拿大安大略省、韩国等先后计划用10年时间把农药用量明显降下来。日本推行“环境保全型”农业,法国推行“理性农业”,韩国推行“亲环境”农业,目的都是更好地保护环境,降低农药用量。另外,北欧如挪威、瑞典、丹麦等除法规外,还通过收税来控制农药的使用。
近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该方案将成为中国农业部门农药减施的首个国家层面具体执行文件。强调要逐步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全面降低使用风险,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研究清洁生产、绿色生产模型。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创造条件。
目前,科技部正组织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在人口压力大、环境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薄弱,且农业有害生物多发重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1年保持增长,化肥农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过量和不能合理、适时、对症用肥用药,肥药利用率不高,带来了土壤板结、酸化、农药残留毒性、病虫抗药性上升、次要害虫大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因此,需要加快改变农作物对化肥农药过分依赖的传统方式,在稳产增产前提下,大力发展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促进化学肥料高效利用、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的转变,减少生产中化学农药的投入使用,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效。
通过化肥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投入基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5年,在保证主要农作物稳产的基础上,提出化学肥料减施20%、化学农药减施30%,并提出节本提质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培训农技推广人员50万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万人次,为我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围绕化肥农药减施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培训推广、保障机制等五大环节,对项目进行一体化设计,拟设置应用基础研究、技术与装备研发、集成与示范三部分12个重点任务(见下表)。
序号 | 重点任务名称 | 重点任务主要内容 |
1 |
化肥氮磷减施增效机理与调控途径(应用基础研究)
| 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种植体系为对象,研究肥料氮素损失途径,阻控机理与增效途径,肥料磷素转化与高效利用生物学机制,钾、硼、锌素与氮磷的协同增效机理,畜禽有机肥施用下肥料氮磷减施机理,秸秆还田下肥料氮磷高效利用机制,肥料养分推荐新方法,化肥减量施用控制基准与调控途径。
|
2 |
化学农药减量控施机理与调控机制(应用基础研究)
| 以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粮区粮食作物、华南、华中、长江流域经济作物、南北方蔬菜和水果主产区为研究区域,研究典型化学农药在植物体和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残留特征与调控,化学农药在靶标植物上沉积、流失与残留消解特征,农药雾滴粒径对靶沉积效率及漂移残留污染控制,农药助剂对化学农药靶沉积效率及影响,环境因素对农药剂量传递效率及调控,生物防治调控机制及对化学农药的替代基础,农药减量施用控制基准研究。
|
3 |
耕地地力影响化肥农药利用的机制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 以主要粮食、经济作物、蔬菜和水果主产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不同耕地地力水平下化肥利用效率和有害生物发生的演变特征与发生机制;不同耕地障碍因子对化肥农药用量的影响机理;不同耕地地力条件下化肥农药减施机制与控制基准。
|
4 | 新型肥料与化肥替代减量技术研发(技术与装备研发)
| 研究区域作物养分及形态配伍、增效剂和助剂对复混肥的增效机理、肥料与植物养分供需耦合机制、有机-无机-生物协同增效机理,研制系列新型增效复混肥料、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水溶性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产品,建立有机物料化肥替代技术、绿肥作物化肥替代技术、环境养分资源的化肥替代技术及其高效生物固氮技术新模式。
|
5 | 化学农药替代技术及产品研发(技术与装备研发)
| 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种植体系的主要病虫害为对象,研究RNA干扰调控技术与产品;研发作物免疫诱导调控技术与产品;天敌防控技术与产品;微生物防控技术与产品;天然代谢产物防控技术与产品和物理诱杀技术与产品,为我国农作物生产提供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产品与技术。
|
6 | 高效施肥技术与装备研发(技术与装备研发)
| 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为对象,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精准施肥技术,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施肥技术,液体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以及有机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并研发与之配套的施肥装备。
|
7 | 高效施药新技术及新装备研发(技术与装备研发)
| 针对现有农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治过程中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现状,开展化学农药高效安全、经济减量使用技术和技术装备研究,在作物生长早期以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为主,作物生长中后期以农药喷洒为主,构建立体完整的农药减量施药技术及装备体系,做到农药减施与病虫害防控效果双保证。 |
8 | 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集成与示范)
| 研究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长江流域、黄淮海、西南和华南等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主产区的科学高效施肥和施药技术,筛选与本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肥料、农药新产品以及作物全程施肥施药新装备;集成创新适合我国不同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与标准;开展区域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的大面积示范推广。
|
9 | 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集成与示范)
| 研究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长江流域和华南等经济作物主产区的高效减量施肥技术集成模式。主要研究不同区域制约经济作物肥效和药效的限制因子;研究各主要经济作物的机械施肥施药技术集成、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和叶面施肥技术集成;研究各主要经济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集成,研制新型专业配方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功能性有机肥和新型高效生物农药;集成各主要经济作物主产区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研究各主要经济作物的化肥农药减施限量基准;开展区域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模式的大面积示范推广。
|
10 | 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集成与示范) | 以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葱蒜类、设施蔬菜为对象,研究不同蔬菜作物的养分需求特性和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科学施肥和施药技术,筛选与区域性蔬菜生产模式相适应的高效肥料、农药新产品以及蔬菜全程施肥施药新装备和水肥药一体化设备,研究不同蔬菜推荐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技术、化肥农药替代技术的集成,研制适合不同蔬菜生长特点的生物有机肥、专用肥、水溶性肥料和生物农药等,集成创新不同蔬菜区域性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
|
11 | 果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集成与示范) | 以我国苹果、柑橘、香蕉、葡萄、梨、桃、荔枝、龙眼、西瓜、草莓、菠萝、木瓜等水果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集成水果养分需求特性和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科学施肥和施药技术,筛选肥料、农药新产品以及施肥施药新装备和水肥药一体化设备,集成创新各类水果主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
|
12 | 化肥农药减施的技术评价及推广培训机制创新(集成与示范) | 研究不同经营主体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推广和培训的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生态经济评价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及补贴制度;选择试点县开展化肥农药减施标准与监管体系等管理政策创新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的监测评估体系,并在项目区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