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重大突破!贵州大学创制两款新型杀菌剂

发布时间:2024-9-12 10:03:36 来源:中化新网

9月8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指导,贵州大学主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襄阳市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友好无公害杀菌剂和抗病毒剂创制与产业化”项目田间联合试验观摩评价会在湖北省襄阳市举办。

经过评价专家组认定,由贵州大学创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菌剂——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和20%氯乙酰截短侧耳素悬浮剂,防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效果突出,是细菌性病害防控药剂的一次重大突破,建议加快登记,拓展对其他作物的细菌性病害的防控试验。


资料显示,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代表的植物细菌性病害,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原物,具有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可选择农药品种少等特点,一旦染病极易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属于纯天然生物农药,是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全新创制,历时4年千余次试验,专门为解决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控难题而来,具有用量少、防效高、成本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等特点,已经在贵州、湖南、湖北等8个省份开展了联合试验,效果明显。


据试验负责人、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汪华研究员介绍,田间小区、大区和大田示范试验表明,新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防治水程细菌性条斑病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减少病害对水稻的危害。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飞防的情况下,20%氯乙酰截短侧耳素悬浮剂亩用量75mL和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亩用量100mL时,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优于农民自防。


室内评价环节,项目评审专家建议,加快新药剂的混配性研究以及对水稻不同品种的安全性研究,把握用药关键时期,加快推广示范和登记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表示,从对照田的发病情况来看,水稻细条病对产量造成的损失很大。新药剂田间效果相当显著,希望能够尽快登记,争取产生更大的生产效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张克勤教授认为,本次试验示范非常规范,结果非常有说服力。整个项目对发酵而来的截短侧耳素进行创新,创新性非常强,且绿色安全,在国内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研究员指出,试验的新产品虽然是生物农药,但比化学农药效果要好得多,打破了人们对生物农药药效慢、效果差的认知,效果非常震撼。


宋宝安院士在总结中表示,20%氯乙酰截短侧耳素悬浮剂和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不仅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效果好,同时对水稻白叶枯病和柑橘溃疡病等效果同样优异,已经在十几种细菌性病害上进行了试验,团队将在安全性上做深做细做透,为绿色植保和重大病害防控做出贡献。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