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我国成功建立农药对熊蜂和蜜蜂急性接触毒性的分类预测模型

发布时间:2021-6-2 17:06:42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刘刚

熊蜂和蜜蜂是自然界中的重要传粉昆虫,近年来因为农药的大规模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世界多个地区熊蜂和蜜蜂种群的持续下降。为了更好地评估农药对熊蜂和蜜蜂的毒性,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602406)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药创新中心和清华大学数学系研究人员合作,收集了61个共有的农药蜂毒数据,采用12种分子指纹联合8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了农药对熊蜂和蜜蜂急性接触毒性LD50值的分类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农药对熊蜂和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分类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达86.7%和80.0%。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和支持向量机(SVM) 3种算法联合Fingerprinter、Klekota-Roth Count和Extend 3种分子指纹在该研究中的预测能力较好。此外,分别采用构建的熊蜂毒性预测模型和蜜蜂毒性预测模型开展交叉毒性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2.9%和66.7%,表明熊蜂毒性模型预测蜜蜂毒性的准确性高于蜜蜂毒性模型预测熊蜂毒性的准确性。

该研究可为设计低蜂毒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开展不同昆虫靶标的毒性交叉预测提供借鉴。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