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农业大学等在手性先导农药设计与创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4-1-17 15:42:16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刘刚
近期,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兆栋教授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手性农药的使用可以达到减少剂量、提高药效的作用,并且减少不良和无效对映体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手性吲哚和手性胺片段都是农药分子中常见的药效团,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含两个连续手性中心的2-吲哚1-胺二氢萘骨架的构建仍然极具挑战性。
近年来,围绕“绿色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学院徐汉虹教授团队构建了有机合成新方法促进低毒高效农药发现的新农药研究技术体系。在前期研究降冰片烯介导的氟烷基化反应的基础上,徐汉虹教授团队李兆栋课题组利用多米诺去对称化策略,联合汕头大学倪少飞课题组、广州中医药大学黄慧才课题组开发了过渡金属Pd(II)催化的氮杂苯并降冰片烯和2-炔基苯胺的对映选择性去对称化反应。该方法条件温和,体系简单,底物适用范围广,通过对简单对称分子的去对称化便可快速增加分子的复杂性,高对映选择性地构建含有吲哚和胺的连续的两个手性中心,为开发含有2-吲哚1-胺二氢萘骨架的高光学纯的手性农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路线。
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理论计算揭示了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起源结果表明,在过渡态TS3中存在CH···N and CH···π两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在TS4只存在CH···π一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