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杀虫剂二螺虫——农业害螨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螺虫(spidoxamat)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发的具有螺环季酮酸和特特拉姆酸结构的新型杀虫剂,二螺虫除了具有季酮酸类和特拉姆酸类杀虫剂的特点外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新颖化合物,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已在包括拉美、北美、亚太等市场提交登记申请文件,预计不久将获得批准。
产品简介 1
英文名称:spidoxamat(P)
中文名称:二螺虫
化学名称:11-(4-氯-2,6-二甲基苯基)-12-羟基-1,4-二氧杂-9-氮杂二螺[4.2.48.25]十四烷-11-烯-10-酮
分子式:C19H22ClNO4
相对分子质量:363.835
CAS登录号:907187-07-9
结构式:
三维结构式:
理化性质:沸点: 604.4±55.0 °C(Predicted); 密度: 1.37±0.1 g/cm3(Predicted);酸度系数(pKa): 4.50±1.00(Predicted)
作用机理 2
据推测二螺虫的作用机理应该与螺虫乙酯和甲氧哌啶乙酯相似,同属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作用机理为脂质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脂肪合成过程中ACCase的活性,破坏脂质的合成,从而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与其他特特拉姆酸类杀虫剂不同,二螺虫中的一个羰基是以游离羟基而不是以保护前体的形式存在的,施用在作物体内有较好的渗透性,低剂量下就会对靶标害虫有效。
应用范围 3
应用:适用于耕地和园艺作物如:大豆、棉花、水果和蔬菜等
防治对象:室内生测结果表明,二螺虫对桃蚜(1,000mg/L)、棉蚜(1,000mg/L)、猿叶甲幼虫(1,000mg/L)、抗性二点斑叶螨(100 mg/L)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还表明:在20mg/L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活性达到95%,也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二螺虫以250mg/L苗前土壤处理对稗草、狗尾草、苋、拉拉藤和白芥等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或植物还具有优异的封闭作用。推测这可能与靶标植物体内的ACCase受到抑制有关,应用时应注意二螺虫对该类靶标作物的安全性。
可开发剂型:2%二螺虫SC
创制思路和合成路线 4
二螺虫合成时可共用甲氧哌啶乙酯的关键中间体2,6-二甲基-4-氯-苯乙酰氯。二螺虫化学结构、创制思路和合成路线见图。
二螺虫的化学结构、创制思路和合成路线
复配推荐 5
二螺虫+螺螨酯:两种药剂复配使用,可用于防治水果、蔬菜、农作物等红蜘蛛、二斑叶螨、朱砂叶满等多种农业害螨。特别是对二斑叶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二螺虫+联苯肼酯: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复配使用,可用于防治水果、蔬菜、农作物等红蜘蛛、二斑叶螨等多种农业害螨。
二螺虫+乙螨唑:组合将可应用在柑橘、棉花、花卉、苹果、枸杞或蔬菜中防治农作物各种害螨。协同增效作用、杀螨效果好。
二螺虫+三氟咪啶酰胺/三氟杀线酯:该组合相互复配,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都是全新作用机理的化合物,不存在交互抗性的问题,对螨虫,根结线虫特别是南方根结线虫有很好的防效。
前景展望 6
二螺虫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和广泛的作物应用范围,因此在未来的农业害螨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低毒、高效的杀虫剂,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预计在未来的市场中将具有较大的需求潜力。
此外,二螺虫的作用机理独特,与其他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在使用时不易产生耐药性,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螨的繁殖和生长,保护作物的健康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二螺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安全性问题,避免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在使用前应进行小范围试验,确认无药害后再进行大面积使用。因该产品并未上市,效果还要经过市场的验证,总体来讲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产品。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