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药使用与植保技术问与答
问:春节刚过就进入了春季,春季小麦田用70%氟唑磺隆化除,每亩最多用到多少克效果好?
答:氟唑磺隆能用于小麦田防除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雀麦、多花黑麦草、野燕麦、菵草等禾本科杂草和野豌豆、遏蓝菜等部分种类的阔叶杂草,尤其是对雀麦防效好。该药对小麦安全性好,在小麦拨节之前均能施药,推荐在小麦越冬前或越冬早期、杂草3叶期之前及早施药,一般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施药,以充分利用该药封杀兼备的特性,每亩用水量不低于30公斤。在杂草3叶期前使用一般每亩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4克左右,草龄大时应适当增加用药量。春季小麦田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化除,一般每亩用制剂6克就有较好的除草效果,制剂亩用量不能超过10克对小麦较安全。
问:过年后气温回升,防除小麦田杂草可以每桶水用3.6%二磺·甲碘隆水分散粒剂1袋(10毫升)加“水花生锄净”(含氯氟吡氧乙酸5%、2甲4氯钠25%)20克加10%苯磺隆10克吗?它们能混用吗?
答:如果一亩地用两桶水,按每桶水用1袋(10毫升)加“水花生锄净”20克加10%苯磺隆10克,从各药用量上看是适宜的。但二磺·甲碘隆不宜与2甲4氯混用,可以与质量可靠的苯磺隆和氯氟吡氧乙酸产品混用。3.6%二磺·甲碘隆水分散粒剂可防除小麦田硬草、早熟禾、碱茅、棒头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野燕麦、雀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毒麦、蜡烛草等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稻槎菜、婆婆纳、宝盖草、大巢菜、牛繁缕、繁缕、小飞篷、碎米荠、播娘蒿、荠菜、小花糖芥、独行菜等阔叶杂草。如果田间没有二磺·甲碘隆不能防除的杂草,一般不需要加用其他除草剂。苯磺隆与二磺·甲碘隆同为磺酰脲类除草剂,由于近年来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等阔叶杂草对苯磺隆产生了较强抗性,这些抗性强的阔叶杂草用二磺·甲碘隆也不能有效防除。如果上述田块没有二磺·甲碘隆不能防除的杂草,单用该药就能有效防除田间的杂草。如果杂草对该药的抗性较强,可以换用其他药防除,或将其与氯氟吡氧乙酸等药混用,以提高防除效果。
问:辣椒茎基部产生深褐色斑,剖开茎秆可见导管变褐,严重的已死棵,怎么办?
答:这是辣椒疫霉根腐病,它与茎基腐病最明显的区别是导管变褐,防治该病可用烯酰·锰锌、氟菌·霜霉威等药剂灌根,成株期每株灌半斤即可。辣椒死棵年年发生,导致辣椒死棵的病害除了疫霉根腐病外,还有茎基腐病和腐皮镰孢根腐病,建议在歇棚期用石灰氮、威百亩等药剂处理土壤。
问:番茄叶子萎蔫,浇水不管用,怎么办?
答:叶片萎蔫根源在根系。建议菜农用铁锹刨出萎蔫的植株,用清水洗净根系后,看看根系是否出现变褐坏死的情况。若根系变褐坏死,多为根部病害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浇水会引起病害的传播,加重萎蔫的程度。若为根部病害,菜农可以使用氰烯菌酯·苯醚甲环唑+王铜灌根,隔10天再灌一次。在做好化学防治的基础上,再冲施多粘类芽孢杆菌,防止死棵进一步扩散。
问:小黄瓜蘸花后出现了很多弯瓜,瓜条表面有细小的皴裂纹,怎么回事?
答:这是蘸花药过重或瓜条受药不均匀造成的瓜条激素中毒。建议根据温度的变化适当调节蘸花药的浓度,特别是不要重复蘸花。蘸完花后要给予黄瓜植株足量的水肥供应,以满足瓜条生长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出现上述情况后,要将严重的弯瓜及皴裂瓜及时摘除,以利于植株的快速恢复和对下茬瓜的营养供应,同时适当喷洒生长调节剂,调节植株生长。
问:棚菜马上要换茬了,上茬种植的黄瓜发生根结线虫,这茬如何预防?
答:目前防治根结线虫的化学药剂主要有阿维菌素、噻唑磷、氟吡菌酰胺等。蔬菜定植前,可以穴施噻唑磷;定植后,可用1.8%阿维菌素1500倍液配合甲壳素灌根,1~2个月灌根一次即可。也可使用氟吡菌酰胺冲施或灌根,氟吡菌酰胺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够杀灭土壤及进入根系中的线虫。药剂灌根前后不要浇水,以防降低药液浓度。
问:瓜绢螟在瓜类蔬菜生产上较为常见,其幼虫为害叶片和幼果影响品相,那么如何进行综合绿色防控呢?
答:一是农业措施。除清园以压低虫口基数外,在夏秋换茬采用高温闷棚,可起到明显的杀虫灭卵效果。选择与芹菜、韭菜、玉米等作物进行轮作,在成虫产卵高峰期及时摘蔓,在幼虫发生期及时摘除有虫的卷叶,在化蛹高峰期及时摘去被害老叶及基部老黄叶,集中处理。
二是物理措施。覆盖防虫网、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高压静电法来防治瓜绢螟成虫,且对环境污染小,对天敌无害。
三是生物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寄生性天敌有拟澳洲赤眼蜂、瓜螟小室姬蜂、瓜螟绒茧蜂、菲岛扁股小蜂、棱角肿腿蜂等,捕食性天敌有蚂蚁、蜘蛛、步甲等。另外,可设置性诱剂、食诱剂诱杀瓜绢螟成虫。
四是化学措施。一般在幼虫1~3龄时,选择6%茚虫威微乳剂、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2%阿维·茚虫威WP、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按说明进行喷施,对瓜绢螟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在盛孵期施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苦参碱等生物药剂防治。
问:桃树在剪锯口、伤口及枯死枝干上经常长出马蹄形或扇形子实体,数量由一个到几十个不等,常导致病树长势弱,结果少,叶片发黄,提早脱落甚至死亡,请问这是得了根朽病么?如何防治?
答:新建果园应避开旧林地及树木较多的河滩地、古墓坟场等场所。如发现病树后,应挖开根茎周围寻找发病部位,并根据病斑部位寻找主、侧、支根的发病部位;根据病情轻重彻底刮除或锯除病组织,并将病残体彻底清除干净,为避免扩散蔓延,可在病树周围挖沟封锁。药剂防治:对于伤口需涂药保护,有效药剂如波尔多液、1%~2%硫酸铜溶液、2~3波美度石硫合剂等;用无病土或药土覆盖根部。对轻病树或难以彻底找到发病部位的树,也可采用直接灌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另外,可用药肥(生物菌有机肥菌肥含有10种益生菌,益生菌数量为4亿/克),药肥双效。其中,对病菌有作用的益生菌有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这三种菌对桃树根朽病的病原菌都有不错的抑制作用。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