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突破玉米除草各种困境,守护粮食安全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5-4-11 13:50:02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王永崇

玉米,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粮食的安全。2024年获得1.4万亿斤的粮食总产量突破,6.71亿亩的玉米以2.1%的产量增长,明显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显著支撑。

然而,常年发生的4.2亿亩杂草,至今依然是玉米增产提质路上不可忽视的最大障碍之一。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小民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五届除草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上介绍,玉米苗后如果60天不除草,产量将降低50%以上,如果全生育期不除草,玉米则会绝收。因为能够争夺光热水肥等资源,并且能占据优势的杂草,在刘小民研究员看来,已经成为了制约玉米单产提升的关键生物胁迫因子。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小民在第五届除草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上进行主题演讲


《中国杂草志》记载,生长在玉米田的杂草共有100多种,广泛地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华南、云贵川和西北等6大玉米草害区。其中禾本科杂草的代表马唐和阔叶杂草的代表鸭跖草,据全国农技中心印发的《2024年粮食作物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显示,监测种群对烟嘧磺隆和噻吩磺隆已经达到了中等至高水平抗性为主,同时鸭跖草对莠去津、硝磺草酮的抗性也达到中等至高水平为主,而且环比2023年抗性指数明确上升。除此之外,刘小民研究员表示反枝苋、野黍等杂草对相关药剂的抗药性,也在快速提升。加之蒺藜草、黄顶菊、刺果瓜、空心莲子草、微甘菊、长芒苋等外来入侵杂草的长驱直入,玉米田的杂草防控形势,非常不容乐观。


玉米田杂草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但是,在化学除草仍是主要方式的目前,中国农药信息网中2249个玉米田的除草剂中,含硝磺草酮的产品483个,含烟嘧磺隆的产品757个,含莠去津的产品则有1047个,而且烟嘧磺隆、乙草胺、莠去津的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同质化比较严重。并且时不时出现药害的现象,十分困扰玉米田的除草市场。

因此,以巴斯夫苞卫®为代表的苯唑草酮类等新生力量,日益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据笔者了解,2011年登陆中国市场的苞卫®,即30%苯唑草酮悬浮剂,是巴斯夫欧洲公司开发的低毒类苯甲酰吡唑酮除草剂,目前正以巴斯夫统一的全球最高产品质量标准,供应中国、欧美和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因此,其水基化的悬浮剂剂型,可以很好地匹配普通背负式喷雾器、植保无人飞机和大型施药机械等设备。特别是其独有的增效助剂GY-Hbas,进一步地增强了苞卫®的润湿性、雾滴的附着度和杂草表面的渗透压。但同时不会产生对后茬轮换作物,或者周边作物的不良影响。


巴斯夫苞卫®


也正是因此,十多年来的应用,不仅充分体现了苞卫®对玉米田一整年杂草防除效果的出色出色,而且对鸟类、鱼类、家蚕和蜜蜂等生物的生态友好性,也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其使用轻量化uni-dose片材的无铝包装瓶拥有着出色的可降解特性,非常利于清洗和资源化再利用。

也许是因为防效的出色,也许是因为效益的突出,在2024年时,苞卫®在中国推广应用的面积已超1800万亩。相对传统除草剂,减施增效和省工省力的苞卫®,持续地收获着越来越多农民朋友的认可和赞赏,日益成为玉米田苗后杂草防除中创新药剂的中坚力量。



玉米田新的抗药性杂草红根狗尾草也在苞卫®的杀草谱之内


而在2025年春耕正由南向北如火如荼地进行的目前,新播的玉米或许已经面临着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以及反枝苋、藜、马齿苋、铁苋菜、苘麻等重重威胁,东北地区虽然春耕较晚,但困扰农民已久的红根谷莠子,即红根狗尾草,或许正在等着新一年度的玉米营养。因为红根狗尾草不仅能通过根系分泌化感物抑制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而且能遮蔽玉米幼苗,成为玉米螟、蚜虫、锈病等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从而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甚至成熟时也能缠绕玉米茎秆或堵塞收割机械,造成20%~50%的玉米减产。


玉米田飞防除草场景图


对玉米来说,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新战争,对农民朋友来说,这是走向丰收的新征程,而对苞卫®来说,这是十多年来始终如一的使命。

或许正是这一新的使命,让我们能在保障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怀抱着单产再次提升的希望,为玉米筑起一道对抗本土和外来杂草的新屏障,为我们的粮食安全提供新的保障,为中国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谱写下新的篇章。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