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兴发、国光、中旗发布2024年报,净利润最高达16亿元!

发布时间:2025-4-7 10:31:19 来源:公司公告、公开资讯整理

近日,兴发集团、国光股份、中旗股份披露了2024 年年度报告。


01 兴发集团

磷化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兴发集团经营业绩稳步增长。3月31日晚,兴发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3.96亿元,同比增长0.41%;归母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增长14.33%。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作为国内磷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兴发集团磷矿资源储量及产能居行业前列。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3.95亿吨,公司还持有荆州荆化70%股权,持有桥沟矿业50%股权,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北吉星持有宜安实业26%股权,与万华化学合资成立的兴华矿业(公司持股45%)已竞得远安县杨柳东矿区磷矿探矿权,公司磷矿石设计产能为585万吨/年。

近期,兴发集团黑磷电池与草甘膦业务比较受到市场关注。在年报中,兴发集团表示,目前已稳定实现黑磷晶体单次百公斤级制备,同时正在积极研究黑磷在新能源、医药行业应用,研究成果总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兴发集团的草甘膦系列占农药收入的95.21%。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现有23万吨/年草甘膦原药产能,产能规模居国内第一,配套制剂产能10.1万吨/年。

值得注意的是,兴发集团持续深化科技创新,聚焦提质增效,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1.88亿元推动多领域技术突破。如电子级双氧水品质达到国际SEMI最高等级Grade 5水平,稳定供应长江存储;100万米/年有机硅皮革中试线产出合格产品;磷酸铁锂第三代储能型产品实现稳定生产;5,000 m3/年气凝胶毡项目正式投产;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武汉分院合作开展微胶囊产业化技术开发,目前已形成550吨/年生产线,市场应用推广工作进展顺利。

同时公司加大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招引力度,2024年全年新引进研发人员73人,专职研发人员总数突破500人,其中博士4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过88%。公司现已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12个。此外,兴发集团借力资本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公司控股子公司兴福电子于2025年1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目前兴福电子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产品已实现中芯国际、华虹集团、SK海力士、长江存储等多家国内外半导体客户的批量供应。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兴发集团实施了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总计1,257名核心骨干员工出资3.15亿元认购公司股票1,806.83万股。公司同时披露了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拟向不超过1,516名核心骨干员工筹集不超过29,688万元,由员工持股计划专用账户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等方式)等方式取得并持有标的股票。

对于未来发展,兴发集团表示,将按照湖北打造万亿级现代化工及能源产业集群总体要求,以湖北三峡实验室为依托,突破性发展微电子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


02 国光股份

3月26日晚间,国光股份披露2024年年报。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专注主业发展,继续提升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中的竞争力、扩大在渠道和终端用户中的品牌影响力,营业收入和利润再创新高。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6亿元,同比增长6.79%;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21.52%。

分产品来看,2024年公司农药销售收入13.70亿元,同比增长7.86%,销量33500.72吨,同比增长11.81%,毛利率49.19%,同比提升5.28pcts;其中调节剂销售收入8.80亿元,同比提升11.33%,销量23332.69吨,同比提升8.64%,杀菌剂销售收入2.67亿元,同比提升5.62%,销量5437.21吨,同比提升13.18%。肥料销售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7.30%,销量91708.61吨,同比增长14.10%,毛利率36.31%,同比提升0.69pcts。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计有321个农药产品登记证。其中,2024年,新增14个农药登记证,对12个农药登记证扩大了使用范围;新增肥料登记证12个,21个新产品上市销售。值得一提的是,国光股份在缅甸、澳大利亚共计取得12个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公司矮壮素原药成功获得欧盟技术等同性(TE)认证。同时,公司积极支持海外客户在美国、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完成14项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及制剂登记工作,为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和公司产品出口奠定了基础。

毛利率稳步提升+作物方案深化推广,业绩延续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52%,主要受益于成本端优化与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的持续渗透。全年销售毛利率为45.43%,同比提升3.88个百分点,其中农药/肥料毛利率分别为49.19%/36.31%,同比+5.28/+0.69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回落是重要支撑,数据显示多效唑原药、磷酸二氢钾等核心原料全年市场均价同比分别下降16%和11%,成本压力进一步缓解。同时,公司聚焦大田作物,全年新增588家经销商,覆盖更多空白市场,农药销量达3.35万吨(同比+11.81%),肥料销量9.17万吨(同比+14.10%),作物全程解决方案推广面积持续扩大,单亩用药量提升带动销量增长。

大田市场加速渗透,产能扩建夯实长期成长性。随着土地流转加速,公司大田全程方案业务表现亮眼,2024年水稻、玉米等作物全程解决方案共计销售约70万亩,在东北/华中/西北等核心产区快速推广,区域收入分别实现同比+21.04%/+12.06%/+21.72%。公司计划2025年重点推进“水溶肥5万吨新产能”及“1.5万吨原药合成”项目建设,投产后将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优势。

展望未来,国光股份表示,将继续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为农业生产和非农业应用提供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农资产品,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品种最多、技术领先、应用广泛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企业。


03 中旗股份

3月31日,中旗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22亿元,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1172.10万,同比下降93.88%。

具体来看,中旗股份2024年全年实现总营收24.22亿元,同比增长1.35%。成本端营业成本20.61亿元,同比增长11.16%,费用等成本3.23亿元,同比增长13.47%。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1172.10万元,同比下降93.88%。这一业绩表现与农药行业的整体低迷密切相关。报告期内,客户需求恢复缓慢,市场供应过剩,导致农化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竞争加剧。

中旗股份在年报中提到,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汇率风险、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风险等。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率。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市场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些努力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盈利增长。

中旗股份在2024年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授权专利28项,合成新目标化合物1800多个,发现候选物5个,完成了一个项目的中试验证。此外,公司还实施了一批技术改造项目,达到了提高产能、节能降耗、减少排放的目的。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