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巨峰葡萄落花落果 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朱菜红

巨峰葡萄是目前全国各地的葡萄主栽品种,占比高达60%~70%。巨峰葡萄最大的缺点就是落花落果严重。经过多年的田间调查,结合种植户施肥、喷药、田间管理及气候因素综合分析,对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预防措施,供果农参考。

落花落果的原因

生理落果:通常是指花前一周的花蕾和开花后的子房大量脱落,花穗上的花蕾虽然很多,但能受精座果的仅有20%~40%,其余花朵均不能受精而脱落。这是植物本身的一种自疏现象,属正常的落花落果,不会对产量造成影响。若落花落果达80%以上,则应引起重视。

品种因素:据研究,巨峰葡萄胚珠异常率高达48%,是造成授粉受精障碍、落果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还发现巨峰葡萄开花期间若使用过多的赤霉素,会有碍于受精。另外,巨峰葡萄花粉萌发所需温度范围较窄,据日本报道,康拜尔早生品种在20℃气温下花粉萌发率为64.5%,而巨峰品种仅19.5%,说明巨峰葡萄授粉受精期间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差。

气候因素:葡萄的开花期,即3月下旬至5月下旬(南北方开花时期差异),如遇雨水过多或者气温骤变,花粉量将减少,导致授粉不良,加重了生理落花落果。此外,开花期间若遇干旱或刮干热风,也会造成大量落果。

病害影响:葡萄出现落花落果的另一原因是花期病害。主要是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和霜霉病。葡萄开花期间及开花前后,若遇阴雨天气,田间湿度过大,则非常适合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和霜霉病的暴发。灰霉病发生轻时小花受害脱落,发生严重时整个花穗变褐并干枯脱落。穗轴褐枯病主要为害葡萄果穗幼嫩的穗轴组织,葡萄开花期间,若遇低温多雨,幼嫩组织(穗轴)木质化缓慢,容易发病。若未及时防治,病部以上穗轴变褐干枯,导致落花落果。霜霉病危害花穗轻时,肉眼不易观察,但等果实膨大后容易引起落果,若危害严重,花穗或幼果穗就能发现霉层,直接导致落花落果。

田间管理不善:田间管理粗放,通风透光不足、排水不畅、枝蔓徒长等,容易造成花穗授粉不良,导致病害发生而落花落果;上一年挂果过多,采后树体没有及时补充养分,花前氮肥施用过多,造成枝条徒长,营养生长过旺竞争营养,造成落花落果(枝条长势过旺导致座果难是巨峰葡萄的主要特点);开花前期土壤干燥,而近开花时浇大水,也会导致落花落果;若树体缺乏微量元素硼和锌,且未及时补充,会使开花时冠帽不脱落,有的虽脱落但花畸形,子房形成无核小粒果实并脱落。

施药不当:花期和幼果期是对农药较敏感的时期,稍有不慎即可发生药害。特别是很多果农错误认为农药使用浓度越高、混用药剂越多,防治效果会越好,这样特别容易导致药害产生,造成落花落果。

预防措施

保持中庸树势:土壤肥沃或肥力充足的葡萄园,要适当多留结果母枝,控制树势不能过旺,保持中庸长势(结果枝香烟粗细且枝条充实即表示树势为中庸),则落果较轻。树势过旺时,可于开花前7~10天针对过旺结果新梢喷施(比久50克+乙烯利1.5毫升对水15公斤)稀释液,注意喷施新梢一带而过,忌重复喷施,尽量避免喷施到花穗上,一般每亩喷施该稀释液30公斤左右即可。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留果:主要措施为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一般一个结果枝留一个花穗,带头枝过旺时可留两个花穗。加强树体管理,保持树势中庸。水分管理保持平衡,气候干旱时在开花前7~10天浇小水,忌大水,以促进平衡生长。遇雨季注意排水,花前摘心,掐穗头,去副穗。

科学施肥:宜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配合使用。花前一周及落花90%以上(尾花期)时喷施优多800倍+万果乐1500倍+优多硼1500倍(或叶爽1500倍)两次,可以促进开花座果,缓解巨峰葡萄大小粒。底肥使用劲久+真地爽+地补乐,生长季辅以真根和金豪冲滴灌或冲施,可保证树势健壮中庸,连年丰产稳产。

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加强对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蚜虫和绿盲蝽的防治。新梢抽发后,结合防治病害选用吡虫啉或菊酯类农药防治蚜虫和绿盲蝽。葡萄开花前及落花后,无论发病与否都需用灰霉病药剂+穗轴褐枯病药剂+霜霉病药剂进行预防,尤其花穗是重点预防对象,灰霉病药剂可选百可得、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等;穗轴褐枯病药剂可选马克西姆欧利思、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霜霉病药剂可选龙灯异果定、龙灯克普定、抑快净、氟吗啉、精甲霜灵、氰霜唑等。要注意掌握用药浓度并轮换使用。(朱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