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生花针期如何管理?
现在花生基本上都处于花针期,那么什么是花针期呢?花针期是花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一段时期。
这个时期的管理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有利条件让果针入土
花生开花多结果就一定多吗?那可不一定。花生这种作物和其他很多作物不一样,花生的花是开在地上的,但是它的果却结在地下。
那么从开花到结果,中间有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果针入土。
花生开花之后,果针向下扎进土里,入土后的果针再慢慢膨大成果实。
花生的果针顶端膨大成果实有两个必备条件:黑暗和机械刺激。换句话说,如果花生的果针不入土,花开得再好都不会有产量。
那么说花生果针入土的情况,直接决定了花生产量,一点儿都不夸张,所以我们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帮助果针入土形成果实。
这段时间我们在管理上能做的最好的措施就是中耕和培土。
(1)中耕
中耕不仅可以松土保墒,利于果针下扎,还能促进根系和根瘤发育。
因为花生与杂草的竞争能力不强,所以中耕还有除草的作用,能避免杂草和花生争肥、争水、争光,同时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中耕要做到深浅适宜,力求细致周到,不伤根和果针。
花生在整个生长期间需要中耕几次,最后一次在花生接近封行,大批果针入土结实之前进行深中耕,注意深锄不要松动果针,刮锄不要碰伤结果枝。
(2)培土
培土的主要作用是缩短果针入土的距离,即“迎针下扎”,使果针及早入土。
花生培土不仅可以使花生早结果、多结果,并且结果整齐、集中,还能提高果重。同时培土后在行间形成垄沟,便于排水和灌溉,还能减轻结果期烂果和死棵现象发生。
培土应该在田间刚封垄或封垄前已有少数果针入土和大批果针即将入土时进行。
注意培土时不要把花生的第一、二对侧枝埋在土里,否则会导致花生只长秧不结果。
但是在实际生产上,很多人不这么做,他们觉得麻烦。怎么说呢?有一句话叫做“麻烦就是工作”,有时候想要自己的花生比别人长得好,总是要多付出一些劳动的。
2.病虫害
这个时间正好是打花生第二遍药的时候,有的地区花生种得早已经打过了,有的花生种得晚还没打。
一般情况下,在现阶段应该预防或者是治疗的病害,控旺以及叶面要补充的营养,在花生三遍药的第二遍药中基本上都包含了。
但是因为每个地方和每个地方的种植习惯、管理水平、气候条件等都不一样,所以在花生三遍药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多注意一下,当地高发的一些病害,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1)病害
这段时间花生出现最多的病害就是死棵,也有不少猫友问花生正在开花就出现整株死亡的情况怎么办?
现阶段引起花生死棵的病害主要有青枯病和茎基腐病两种。这两个病害,从症状上看都是死棵,但是用药上却截然不同。
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发生,并且盛花期是发生最重的时候。
症状
从这个病害的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来,花生青枯病的症状就是叶片还是青色的时候就已经枯死了。
青枯病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我们从地上部分能看到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特别像干旱缺水
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花生最后会整株枯死。
剖开根或茎,能看到维管束已经变成淡褐色或黑褐色了。
如果湿度比较大的时候,用手捏一下,能看到里面会流出来污白色的液体。
药剂防治
对于花生青枯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拌种。当然,拌种对于现在来说有点晚了,那么如果现在发生青枯病的话可以选择中生菌素、络氨铜等杀细菌的药剂进行灌根,或者在傍晚时分进行喷淋,用药时间越早越好。
另外,青枯病比较喜欢酸性的土壤,调理土壤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茎基腐病
茎基腐病也是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发生,它的发病高峰有两个:苗期和结果期。
症状
花生茎基腐病,在成株期主要侵染主茎和侧枝的基部。
发病严重的,病部以上茎秆和叶片会全部枯死,也就是我们看到地上部分的死棵。
药剂防治
茎基腐病和青枯病在防治上比较像,最好的方法也是拌种,如果已经出现病害了也是值得,越早越好。
它俩的区别在用药上,茎基腐病是真菌性病害,防治药剂可以选择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咪鲜胺等。
(2)地下害虫
花生上最让人头疼的害虫就是蛴螬,辛辛苦苦一个季节种出来的花生被它们咬上几口就什么都没了。
最麻烦的是,当我们发现它们在危害花生的时候,再用药基本上是治不住的,所以防治时期一定要提前。
一般最佳的防治时期是在7月中下旬,最晚到8月初,也就是这段时间,还没治的抓紧时间了。
蛴螬最直接的危害是啃食花生果实,它的间接危害就是可以加果腐病的发生。
果腐病在花生生长后期,也是很难缠的一个病害。
蛴螬危害造成的伤口,给果腐病菌创造了侵入条件,能让原本可能不会发生的果腐病发生,已经发生的加重发生程度。所以说不管从哪方面去看,蛴螬是一定要治的。
蛴螬的防治,除了拌种可以选择的药剂有毒死蜱、辛硫磷等,具体的用药方法,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