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万物之本的土壤与生生不息的农业(上)

发布时间:2023-11-21 14:08:43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张金平

众所周知,植物生存所需的三大要件是阳光、空气和水,但植物要能顺畅地生长,土壤作为介质,角色举足轻重。植物吸收阳光,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土壤微生物的食物,微生物再提供矿物质给植物,而矿物质能否顺利输送,与土壤内的水分密切相关。别看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土壤厚度不足十米,但它却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人类消耗的80%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及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于土壤。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约占45%)、水分(20%~30%)、空气(20%30%)、有机质和微生物(5%左右)组成,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一起构成了自然环境的五大圈层。可以说,土壤就是地球的“皮肤”,是五大圈层的纽带,支持植物的生长,维系着陆地生命的存续。


开天劈地——土壤的形成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数亿年间将坚硬的岩石悄然变成了肥沃的土壤。19世纪末,俄罗斯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创立土壤发生学说,指出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的产物。早在几十亿年前,地壳表面裸露的岩石,受到风力和水力的侵蚀,在物理、化学、生物、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渐被破碎和分解。大块的岩石变成了小块,小块又变成了细粒。在岩石由大变小、由粗变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叫“成土母质”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做“风化”。

不过,成土母质还不是土壤,它为土壤的发生发育提供最初的物质来源,是构成土壤矿物质、提供植物所需养分的物质基础。时间又过了数亿年,成土母质在水、空气、腐殖质和微生物的帮助下,逐步形成真正的土壤。

气候主要通过温度和降水全面影响成土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强度与方向,如加快生化反应,加强风化和淋溶作用。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自身的生命活动中与土壤之间发生着物质和能量交换,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状况。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等,构成了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多样性,是土壤形成的重要标志。

地形主要通过影响其他成土因素而发生作用,以及在重力作用下对地表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再分配。

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因素,而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它们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环境的差异五种成土因素的作用并不是均匀相等的,每种因素都可能成为成土过程的主导者。

土壤形成的速率取决于土壤形成时的环境条件,一般来讲,湿热的环境更有利于土壤的形成。据估算,地球表面土壤的平均形成速率约为0.056毫米/年。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土壤侵蚀的情况下,形成1米后的土壤,大概需要18000年。我们常见的土壤,其形成一般都在万年以上,因而有“千年龟万年土”的说法。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研究表明,岩石风化并非成土母质的唯一来源,无处不在的大气降尘也可为土壤发育提供新鲜底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原本自上而下的成土模式和风化速率。


土地是否肥沃,与土壤性状相关

土壤肥力虽与土壤物质组成有联系,但主要受土壤性状的影响。

1. 土壤质地。土壤的泥砂比例称为土壤质地,直径小于0.01毫米的土粒叫做泥;直径在0.011毫米的土粒叫做砂;直径大于1毫米的土粒叫做砾石。根据土壤质地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和壤质土。

砂质土含砂粒在80%以上,土粒间大孔隙多,因此,土壤昼夜温差大,通透性好,有机质矿质化快,易耕作,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遇水易板结,肥力一般较低。种植作物要增施有机肥和少量多次地勤追化肥。

粘质土含泥粒在60%以上,土壤硬度大,粘着性、粘结性和可塑性都强,故适耕性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潜在肥力较高,但土紧难耕、土温低、肥效不易发挥。因此,水田要注意管水,提高泥温,多施腐熟性有机肥和热性化肥。

壤质土泥砂比例适中,质地轻松,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耕作爽犁。因此,它是水、肥、气、热协调地优质土壤。

2. 土壤结构。土壤形成团聚体的性能,称为土壤的结构性。凡土粒胶结成直径为110毫米的团粒状土壤结构,称为团粒结构,这是土壤结构中最好的一种。它能协调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具有良好的养分状况,使土壤松软适度。增施钙质肥料(如石灰、石膏等)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深耕、免耕、滴灌、水旱轮作,也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

3. 土壤吸收性能。土壤有吸收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能力,其吸收方式包括机械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代换吸收和生物吸收。

4. 土壤酸碱度。指土壤溶液中存在的H+和OH-的量。pH值可分为七级:小于4.5为强酸性,4.55.5为酸性,5.56.5为微酸性,6.57.5为中性或近于中性,7.58.5为微碱性,8.59.5为碱性,大于9.5为强碱性。不同的作物要求土壤酸碱度不同,但强酸性与强碱性土壤都不利于作物生长。

5. 土壤缓冲性能。在土壤加入酸、碱物质后,土壤所具有的抵抗土壤溶液酸化或碱化的能力,称为土壤缓冲性能。土壤胶体上代换阳离子存在,对酸碱有缓冲作用。向土壤中施用有机肥料、泥土类(如塘泥)肥料、石灰和种植绿肥等,都是提高土壤缓冲性能的有效措施。


地球上最大碳库的土壤是碳基生命的保障

碳是生命之本,而土壤是最大的陆地碳库,也是植物的基础元素,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基础物质。土壤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环境因素交互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与大气之间的碳循环。

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质,某些有机分子可被植物自身作为能源通过呼吸作用利用,剩下的有机物质作为植被的组成部分被临时储存起来,而大部分最终会以植物凋落物或根系残留物的形式进入到土壤中。

有近2400亿吨的碳以土壤有机质的形式储存在土壤剖面中,而且近三分之一处于深度1米以下。另外,940亿吨的碳以土壤碳酸盐的形式被储存,而且可以在风化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所有这些土壤中储存的碳,比全球的植被和空气加在一起储存的碳还要多近两倍。

试验表明,有机碳肥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促进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作物对矿物营养的平衡吸收,使矿物质营养能以有机配位零电价进入植株,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有机碳,就是有机质中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碳素。有机碳能对生物肥力和化学肥力产生连环促进和能量传递,有机碳可以促进植物生根。通俗地说,就是有机碳是生物菌肥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土壤中有足够的有机碳微生物才能繁殖;土壤中有了足够的微生物,土壤才不会板结,化肥的利用率才会提高。植物的碳养分通过两个渠道获取:一是二氧化碳经叶绿素光合作用合成,二是来自根系吸收。给植物补充碳源,可以通过补充有机肥或者补充炭基肥两种形式进行。


土壤是微生物生生不息的“种子库”

土壤微生物群落驱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功能,决定了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和胁迫耐受性。一般而言,土壤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微生物多样性,是土壤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对维持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命体是微生物,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几乎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角落。

土壤是微生物的“种子库”,有着最为丰富多样的微生物。植物固着生长特性也决定了其与环境中微生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不同类群的微生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生活在植物体上,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如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1克土壤中的微生物通常有几千万至几百亿个,主要分布在根层,少数可以穿过寄主屏障进入根内。而根际是植物与土壤之间进行养分交换、信息交流的主要场所。土壤作为“供体”,其理化性质决定植物根部可以直接接触的群落范围。

大部分土壤微生物对作物生长发育是有益的,它们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和肥力演变等均有重大影响。

一般来说,土壤微生物含量越多,土壤肥力越高。其主要作用是物质转化,一方面将动、植物残体分解释放出作物容易吸收利用的速效养分,称为矿质化;另一方面,又将分解的产物合成为腐殖质,称为腐殖化。两者是一个相互对立、相互转变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将施入有机物料的碳氮比(用C/N表示,是指有机物中碳的总含量与氮的总含量的比值,适当的碳氮比有助于微生物发酵分解,过低导致菌体提早自溶,过高导致细菌代谢不平衡,最终不利于产物积累)调控在1530范围内。如果小于15,例如施入粪肥而不覆土,则会造成有机肥中氮的损失;如果大于30,例如小麦、棉花秸秆的碳氮比在40以上,还田后难以腐烂,微生物就会与作物争夺氮素,并造成有机质分解损失。因此,秸秆还田时要额外加施适量氮肥。

碳氮比是评价有机质中碳和氮相对比例的关键参数。它在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影响分解生物(如细菌和真菌)的活动。当有机材料,如树叶、食用动物粪便或作物残留物分解时,微生物将它们分解成更简单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需要碳和氮作为能量和营养的来源,碳氮比决定了这些基本元素的可用性。

平衡的碳氮比约为30∶1被认为是理想的分解。这意味着每30个单位的碳,应该有大约1个单位的氮。在这个比例下,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腐殖质,从而丰富土壤并支持植物生长。

然而,不同类型的有机废物表现出不同的碳氮比。例如,新鲜的草屑通常具有较低的碳氮比,约为15∶1。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堆肥,因为它们为分解提供了充足的氮源。

另一方面,落叶的碳氮比往往较高,约为4080∶1,因此它们分解得更慢,需要额外的氮源才能有效分解。

像水果和蔬菜皮这样的厨房残渣通常具有中等的碳氮比,在25∶1到40∶1之间。适当地将这些与其他有机物质混合可以帮助平衡比例并促进分解。(未完待续)

编辑人员:王海晨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