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娜森TM开启全面的杀菌时代
在高等真菌杀菌剂的发展历史上有很多有效成分和作用类型,但真正可以称之为时代的是1970年代开始的三唑类杀菌剂时代,如粉锈宁、苯醚甲环唑等;还有从2000年后开始的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时代,如醚菌酯等。这两类杀菌剂仍然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力产品,并持续为解决农户的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贡献着力量。
同时,在果蔬上的病害也一直在发展,其表现包括为有些次要病害转化为主要病害,如黄瓜靶斑病之前只是小范围发生,现在成了北方保护地和南方反季节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且呈上升趋势;病害由单一发生逐渐转化为混发,如高等真菌病害、卵菌纲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同时发生,在病症表现上很难区别;同时,由于在棚室内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害压力大,病害变异快和农药使用过量,导致病害对杀菌剂产生抗性很快,即使在轮换使用的情况下,很多产品仍然很难长期保持稳定的效果。以上这些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都是急待广大植保工作者解决的问题。
露娜森TM来了,它将开启高等真菌杀菌剂的全新纪元。
露娜森TM由21.4%的氟吡菌酰胺和21.4%的肟菌酯构成,其中的氟吡菌酰胺是拜耳作物科学全新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化学类型是吡啶乙基苯酰胺类,目前已在全球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登记。氟吡菌酰胺全新的作用机理不同于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其作用在线粒体的内膜的复合物II上,阻碍呼吸链中琥珀酸脱氢酶的电子转移而抑制线粒体呼吸。氟吡菌酰胺与其他类别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在已有的多个实验中,即使相同类别的杀菌剂仍无交互抗性的表现,这得益于氟吡菌酰胺独特的化学结构,其活性部位为“柔性链”,其与真菌的靶标位点结合非常完美,当靶标位点发生突变时,氟吡菌酰胺的空间构象能够随之调整结合上去,仍然具有活性。我们可以把露娜森TM视为高等真菌病害控制的万能钥匙,长期可信赖,并可作为作抗性管理的工具。同时,氟吡菌酰胺与肟菌酯这两种成分有协同增效作用,使露娜森TM的药效进一步提高。
露娜森TM有很广的杀菌谱,目前在全球登记的作物有黄瓜、番茄、西瓜、辣椒、葡萄、草莓、甜瓜、马铃薯、花生、苹果、玫瑰、樱桃等20多个作物,对白粉类半知菌及多种子囊菌的各发展阶段均有效,强烈抑制产孢及孢子萌发,登记的靶标包括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靶斑病、锈病、叶霉病、白绢病、褐腐病、香蕉叶斑病等多种高等真菌病害。
白粉病是很容易对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害,露娜森TM在很低的剂量下就可以有效防治白粉病,而且基于全球的多个实验表明,露娜森TM对白粉病等多种易产生抗性的病害都有突出的控制效果。黄瓜靶斑病是目前黄瓜上最难控制的病害之一,发生普遍且扩展迅速,严重时发病一周后落叶率可以由5%发展到90%,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给农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防治病害农户会桶混3、4种产品,甚至每隔3天用一次药,即使这样也很难有效控制病害。在中国,露娜森TM是首个登记黄瓜靶斑病的产品,在发病初期使用露娜森TM可以有效地防治这种病害,保障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真正解决农户的难题。
黄瓜、番茄等作物是无限生长的,其新生组织不断产生且很柔嫩,极易感病;除此之外,露娜森的活性成分具有植物表面活性、可经木质部吸收传导、可经韧皮部吸收传导、可渗透到植物组织并具有薄层穿透活性,以上的多种传导方式保证了露娜森TM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喷施的露娜森TM可以快速地在植物体内再分布。